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659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涉及管道安装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管道本体,所述支撑组件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沉降组件,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呈前后对称设置于支撑组件的顶部,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两个所述管道本体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两个所述管道本体通过连接法兰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底层设置于支撑组件上的防沉降组件发生沉降时通过防沉降组件垂直及配合侧向的对防沉降组件进行支撑,从而确保防沉降组件进行复位,以配合对固定组件内固定的管道本体进行支撑复位,防止部分管路安装的位置发生沉降而造成管道本体不处于同一高度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安装,具体涉及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1、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由于地质情况的不均匀性和铺设管道时处理方法的局限性,管道容易与土层一同或者自身产生纵向不均匀的沉降风险,最终导致管道错位、开裂从而损坏,影响城市供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管道破裂,不但浪费资源,还产生潜在的危险。

2、现有的供水管道在铺设时,时常在其施工场地也会同时进行其他的施工作业,安装位置周侧土壤还未进行注浆的管体,其管口的连接处缺乏支撑,易随土壤的不均匀沉降产生错位,同时管道与管道接口粘接处容易因下部支撑下陷而导致密封失效,从而导致管道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2、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两个管道本体,所述支撑组件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沉降组件,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两个管道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沉降组件(2),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2)呈前后对称设置于支撑组件(1)的顶部,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3),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5),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通过连接法兰(5)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均活动卡接于固定组件(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组件(2)包括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1)的顶端,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两个管道本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顶端固定安装有两个防沉降组件(2),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2)呈前后对称设置于支撑组件(1)的顶部,两个所述防沉降组件(2)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组件(3),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的内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法兰(5),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通过连接法兰(5)螺栓连接,两个所述管道本体(4)均活动卡接于固定组件(3)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组件(2)包括有支撑柱(21),所述支撑柱(21)固定连接于支撑组件(1)的顶端,所述支撑柱(21)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孔(22),所述导向孔(22)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复位弹簧一(23),所述支撑柱(21)的顶部活动套接有滑动座(24),所述滑动座(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25),所述滑动柱(25)活动套接于导向孔(22)的内部,所述滑动柱(25)位于复位弹簧一(23)的顶部,所述支撑柱(2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复位组件(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水管道防沉降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复位组件(26)包括有连接滑轨(261),所述连接滑轨(261)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1)的侧面,所述连接滑轨(26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柱(262),所述导向柱(262)的外部活动套接有位于连接滑轨(261)内的滑块(263),所述滑块(263)的顶端活动铰接有侧撑杆(264),所述侧撑杆(264)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于滑动座(24)的外部,所述滑块(26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套柱(265),所述套柱(26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二(266)。

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治兵彭华金王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创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