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和灭火器卧式充气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463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和灭火器卧式充气方法,包括输送装置、翻转上料装置、转运装置、振动处理装置、器头调向装置、夹持充气装置,翻转上料装置将竖立的灭火器翻转至横置,转运装置将该灭火器转移到振动处理装置处进行振动处理,振动处理后,输送装置将灭火器输送至器头调向装置处,器头调向装置带动灭火器转动,调节器头上充气口的朝向,使灭火器转至适于与夹持充气装置配合进行充气的朝向状态,然后输送装置再将调向后的灭火器送至夹持充气装置处,夹持充气装置对该灭火器充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灭火器,具体涉及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和灭火器卧式充气方法


技术介绍

1、利用卧式充气装置对灭火器充气时,存在以下问题:1、在前部分的加工和运送过程中,灭火器多处于竖立状态,在充气前需要将灭火器从竖立状态调整为横置状态,而且还需将灭火器横置为适于卧式充气装置对灭火器操作的指定状态,现有的卧式充气装置中,抓取和调整灭火器的结构使用较为不便;2、由于灭火器的充气口填充有粉剂,在充气前还需要对灭火器振动敲击,将充气口的粉剂摇散,便于后续对灭火器充气,现有的卧式充气设备不便于对灭火器进行振动敲击处理;3、灭火器在预处理完后,还需要调节器头朝向,以便于灭火器的充气口与充气部件精密配合,现有的卧式充气设备对灭火器充气口的朝向调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能实现对灭火器高效、稳定的充气。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灭火器卧式充气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翻转上料装置(2)、转运装置(3)、振动处理装置(4)、器头调向装置(5)、夹持充气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夹持充气装置(6)还包括充气检测机构(66),充气检测机构(66)的检测部设置在器头端配合件(62)上,且充气检测机构(66)检测充气卧置位处被夹持的灭火器的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充气卧置位的底端侧设置有夹持支架(68),夹持支架(68)上设置有位置补偿机构(69),位置补偿机构(69)包括导杆,导杆与器头端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翻转上料装置(2)、转运装置(3)、振动处理装置(4)、器头调向装置(5)、夹持充气装置(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夹持充气装置(6)还包括充气检测机构(66),充气检测机构(66)的检测部设置在器头端配合件(62)上,且充气检测机构(66)检测充气卧置位处被夹持的灭火器的压力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在充气卧置位的底端侧设置有夹持支架(68),夹持支架(68)上设置有位置补偿机构(69),位置补偿机构(69)包括导杆,导杆与器头端配合件(62)的移动方向平行,导杆安装在夹持支架(68)上并能相对夹持支架(68)沿杆长方向移动,导杆的端部设置有导槽,导杆上沿杆长方向设置有腰孔,各腰孔内都设置有限位件,导槽内设置有内杆,内杆在导槽内沿导杆的轴向移动并且内杆与各限位件连接,所述内杆伸出导槽的端部与瓶底端配合件(63)连接,内杆伸出导槽的杆体上位于瓶底配合件与导杆之间设置有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器卧式充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器头端配合件(62)包括器头固定件(621)、气阀启闭件(622)和充气调节件(623),器头固定件(621)设置有器头容纳槽,器头容纳槽贯穿器头固定件(621)的相对两个端部,器头容纳槽的两端出分别设置有充气调节件(623)和气阀启闭件(622),充气工具(65)的充气部设置在充气调节件(623)的动作部并由充气调节件(623)带动在充气位和充气待机位之间移动,气阀启闭件(622)的动作部设置有手柄配合件并且气阀启闭件(622)带动手柄配合件在气阀开启位和气阀开启待机位之间移动,器头固定件(621)上还设置有压力表避让孔,压力表避让孔与器头容纳槽相通,充气检测机构(66)的检测部设置在压力表避让孔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兆杰孙保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绿博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