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461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侧部安装有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侧部设置有第二侧板,第二侧板底部安装有切片组件,切片组件包括压杆与切刀,压杆与切刀传动连接,第一固定板安装有电机,第一侧板侧部转动安装有转轴,电机输出轴通过连杆组件与转轴转动连接,转轴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块,第一侧板侧部滑动安装有可往复运动的滑竿,通过转轴带动转块转动,通过转块摁压滑竿进而带动压杆运动实现切刀的切片操作。设置有转轴及连杆组件,通过转轴及连杆组件,将步进电机的施力点转移到滑竿正上方,大大减少了背景技术中施力点与受力点之间的距离,减轻了步进电机的负荷,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绣花机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切刀组件


技术介绍

1、目前,绣花机设备的切刀组件中,如图8所示,包括底块31,底块31上滑动安装有滑块30,固定设置在底块31上的支杆38与滑块30滑动配合,滑块30由步进电机通过连杆带动沿底块31上下移动,由于切片组件中的摁压杆36位于滑块30远离步进电机的一侧,因此与滑块30固定连接的摁压柱32需设置在与摁压柱36相对应的位置。此设置, 摁压杆36的受力点与步进电机的施力点位置较远,步进电机负荷较大,长时间使用,减少其使用寿命

2、因此,鉴于上述方案于实际制作及实施使用上的缺失之处,而加以修正、改良,同时本着求好的精神及理念,并由专业的知识、经验的辅助,以及在多方巧思、试验后,方创设出本技术,特再提供一种切刀组件,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切刀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侧部安装有第一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侧部设置有第二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底部安装有切片组件,所述切片组件包括压杆与切刀,所述压杆与切刀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安装有电机,所述第一侧板侧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通过连杆组件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块,所述第一侧板侧部滑动安装有可往复运动的滑竿,所述转块与滑竿位置相对应,所述滑竿底部与压杆位置相对应,通过转轴带动转块转动,通过转块摁压滑竿进而带动压杆运动实现切刀的切片操作。

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侧板,所述第三侧板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孔内。

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侧板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留有空间,所述连杆组件位于该空间内,所述转块一端与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块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所述滚轮与滑竿端部相接触。

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侧板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二滑孔,所述滑竿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内,所述滑竿顶部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与滚轮相接触。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孔垂直设置,所述滑竿与底板相互垂直。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滑竿套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端板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底板相接触。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侧板与压杆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压杆与滑竿底部相接触。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机输出轴的第一连杆,所述转轴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第三连杆活动连接。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侧板侧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三侧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一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远离与第三连杆连接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限位块位置相对应,第二连杆转动时通过限位块与限位柱接触实现限位。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出轴安装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另一端与第一连杆相接触

12、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刀组件,设置有转轴及连杆组件,通过转轴及连杆组件,将步进电机的施力点转移到滑竿正上方,大大减少了
技术介绍
中施力点与受力点之间的距离,减轻的步进电机的负荷,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侧部安装有第一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设置有第二侧板(8),所述第二侧板(8)底部安装有切片组件,所述切片组件包括压杆(12)与切刀(10),所述压杆(12)与切刀(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安装有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7),所述电机(1)包括输出轴(5),所述输出轴(5)通过连杆组件与转轴(27)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7)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块(18),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滑动安装有可往复运动的滑竿(13),所述转块(18)与滑竿(13)位置相对应,所述滑竿(13)底部与压杆(12)位置相对应,通过转轴(27)带动转块(18)转动,通过转块(18)摁压滑竿(13)进而带动压杆(12)运动实现切刀(10)的切片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侧板(22),所述第三侧板(22)设置有第一滑孔(28),所述转轴(27)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孔(2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留有空间,所述连杆组件位于该空间内,所述转块(18)一端与转轴(27)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块(18)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滑竿(13)端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2)底部设置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设置有第二滑孔(33),所述滑竿(13)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33)内,所述滑竿(13)顶部设置有端板(16),所述端板(16)与滚轮(17)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孔垂直设置,所述滑竿(13)与底板(29)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竿(13)套装有第一弹簧(15),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端板(16)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15)的另一端与底板(29)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与压杆(12)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14),所述压杆(12)与滑竿(13)底部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电机(1)输出轴(5)的第一连杆(4),所述转轴(27)端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19),所述第一连杆(4)与第二连杆(19)通过第三连杆(20)活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2)侧部设置有连接板(36),所述第三侧板(22)通过连接板(36)与第一侧板(6)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9)远离与第三连杆(20)连接的端部设置有限位块(34),所述连接板(36)固定设置有限位柱(35),所述限位柱(35)与限位块(34)位置相对应,第二连杆(19)转动时通过限位块(34)与限位柱(35)接触实现限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5)安装有扭转弹簧(21),所述扭转弹簧(21)一端与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21)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相接触第一固定板(2)固定连接,所述扭转弹簧(21)另一端与第一连杆(4)相接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刀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2),所述第一固定板(2)侧部安装有第一侧板(6),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设置有第二侧板(8),所述第二侧板(8)底部安装有切片组件,所述切片组件包括压杆(12)与切刀(10),所述压杆(12)与切刀(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2)安装有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转动安装有转轴(27),所述电机(1)包括输出轴(5),所述输出轴(5)通过连杆组件与转轴(27)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7)端部固定安装有转块(18),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滑动安装有可往复运动的滑竿(13),所述转块(18)与滑竿(13)位置相对应,所述滑竿(13)底部与压杆(12)位置相对应,通过转轴(27)带动转块(18)转动,通过转块(18)摁压滑竿(13)进而带动压杆(12)运动实现切刀(10)的切片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6)侧部固定安装有第三侧板(22),所述第三侧板(22)设置有第一滑孔(28),所述转轴(27)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孔(28)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2)与第一固定板(2)之间留有空间,所述连杆组件位于该空间内,所述转块(18)一端与转轴(27)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转块(18)另一端转动安装有滚轮(17),所述滚轮(17)与滑竿(13)端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切刀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板(22)底部设置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设置有第二滑孔(33),所述滑竿(13)滑动安装在第二滑孔(33)内,所述滑竿(13)顶部设置有端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德顺刺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