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61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及方法,属于镁合金板带材轧制成形的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包括两对轧辊、外部框架和控制台,具有结构优化、零件简单、装置制造工序简单、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同时能够降低镁合金板带材轧制技术能耗,提高镁合金板带材轧制生产效率,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改善轧制镁合金板带材室温成形性能,扩大镁合金应用范围。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方法,轧制过程中所需温度较传统轧制工艺方法更低,显著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且所得镁合金板带材有更优异的室温成形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镁合金板带材轧制成形的,涉及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镁合金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结构材料,且同时兼备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摩擦时不起火花、易回收等优点。因而其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能源材料”并广泛应用于汽车、3c、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然而,镁合金因其密排六方晶体结构导致室温下无法满足塑性变形要求的von-mises准则,宏观表现为较差的室温成形性能,限制了镁合金板带材高效生产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最为显著的是,通过传统轧制方法所生产的镁合金板带材往往出现严重边裂行为,这导致镁合金板带材轧制后需进行修边处理,造成明显的材料浪费。更者,特别是大下压量条件下,所得镁合金板带材很可能直接碎裂。为了改善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往往采用提升轧制温度的方法来实现,然而此举增加了生产能耗、提高了生产成本。

2、因此,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能高效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及方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的安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轧制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1.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对轧辊、外部框架和控制台;

4、所述两对轧辊包括位于上万向节15-2左边的上轧辊17-1和位于下万向节15-1左边的下轧辊17-2形成的左轧辊对以及位于上万向节15-2右边的上轧辊17-1和位于下万向节15-1右边的下轧辊17-2形成的右轧辊对,所述左轧辊对中上轧辊17-1和下轧辊17-2的轴线平行、右轧辊对中上轧辊17-1和下轧辊17-2的轴线平行,每一副轧辊对中所述上轧辊17-1和下轧辊17-2之间的距离均为待处理镁合金板坯14的厚度,所述下轧辊17-2通过下轴承座25-2、下轴承盖26-2、中心下轴承座12-2和中心下轴承盖13-2固定于外部框架,上轧辊17-1通过上轴承座25-1、上轴承盖26-1、中心上轴承座12-1和中心上轴承盖13-1固定于活动横梁11以调节上、下轧辊间隙,两对轧辊左右对称布置于外部框架内,且两对轧辊的动力来源于唯一电动机,两个上轧辊17-1间和两个下轧辊17-2间均通过万向节联接实现机械传动,所述上万向节15-2布置于中心上轴承座12-1和中心上轴承盖13-1之间、所述下万向节15-1布置于中心下轴承座12-2和中心下轴承盖13-2之间;

5、所述外部框架包括底座18、立柱27、底座连接螺栓19、两个下轴承座25-2、两个下轴承盖26-2、下轴承紧固螺栓16-1、中心下轴承座12-2、中心下轴承盖13-2、中心轴承紧固螺栓28、中心上轴承座12-1、中心上轴承盖13-1、活动横梁11、传动承力螺杆10、上座24、上座连接螺栓23、两个上轴承盖26-1、两个上轴承座25-1、上轴承紧固螺栓16-2、中心齿轮8-3、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传动键9、齿轮盖22、中心齿轮轴21、转轮7,底座18与立柱27通过底座连接螺栓19固定,下轴承座25-2与下轴承盖26-2通过下轴承紧固螺栓16-1连接并固定于底座18上,且位于底座18左部与右部对称布置,中心下轴承座12-2与中心下轴承盖13-2通过中心轴承紧固螺栓28连接并固定于底座18上,且布置于底座18中部,上轴承座25-1与上轴承盖26-1通过上轴承紧固螺栓16-2连接并固定于活动横梁11上,且位于活动横梁11左部与右部对称布置,中心上轴承座12-1与中心上轴承盖13-1通过中心轴承紧固螺栓28连接并固定于活动横梁11上,且布置于活动横梁11中部,上座24通过上座连接螺栓23与立柱27连接,传动承力螺杆10通过活动横梁11上的t型槽连接,并与上座24通过螺纹连接,且与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通过传动键9实现啮合、传动,左侧齿轮8-1与右侧齿轮8-2分别布置于中心齿轮8-3左侧与右侧,并与中心齿轮8-3实现联接传动,中心齿轮轴21与中心齿轮8-3联接传动,并与转轮7连接,齿轮盖22与上座24连接,覆盖并限制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和中心齿轮8-3上下移动;

6、其中所述控制台通过电线20与所述外部框架和两对轧辊连接,所述控制台由电子显示屏1、启动按钮3、停止按钮4、紧急制动按钮2、参数设置面板5、控制台体6和电线20构成。

7、优选的,两个上轧辊17-1之间的轴线夹角和两个下轧辊17-2之间的轴线夹角均为α,其中0°<α≤30°;

8、当装置工作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方向与所述两对轧辊各自转动线速度方向的夹角均为α/2。

9、2.上述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如下所述:

10、将立柱27通过底座连接螺栓19分别紧固于底座18对应的位置;将下轴承座25-2对称布置于底座18左部与右部并通过螺栓紧固,将中心下轴承座12-2布置于底座18中部并通过螺栓紧固;将两对轧辊中的下轧辊17-2布置于下轴承座25-2、中心下轴承座12-2内并涂抹石墨油溶液以润滑,同时以下万向节15-1联接;将下轴承盖26-2与下轴承座25-2通过下轴承紧固螺栓16-1紧固,同时将中心下轴承盖13-2与中心下轴承座12-2通过中心轴承紧固螺栓28紧固;将上轴承座25-1对称布置于活动横梁11左部与右部并通过螺栓紧固,将中心上轴承座12-1布置于活动横梁11中部并通过螺栓紧固;将两对轧辊中的上轧辊17-1布置于上轴承座25-1、中心上轴承座12-1内并涂抹石墨油溶液以润滑,同时使用上万向节15-2联接;将上轴承盖26-1与上轴承座25-1通过上轴承紧固螺栓16-2紧固,同时将中心上轴承盖13-1与中心上轴承座12-1通过中心轴承紧固螺栓28紧固;将传动承力螺杆10旋入上座24对应螺纹孔内并保持两传动承力螺杆10旋入量相同,将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分别通过传动键9与对应传动承力螺杆10实现联接;将中心齿轮轴21通过传动键9与中心齿轮8-3联接,将中心齿轮轴21布置于上座24对应孔内,将中心齿轮8-3布置于左侧齿轮8-1与右侧齿轮8-2中间并实现齿轮啮合传动;将齿轮盖22安装于上座24对应位置,实现对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及中间齿轮8-3的限位;将传动承力螺杆10安装于活动横梁11对应的t型槽内,实现两对轧辊的上轧辊17-1、活动横梁11、传动承力螺杆10、上座24、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中心齿轮8-3联合;将活动横梁11安装于立柱27所围绕空间内,实现活动横梁11与立柱27对应尺寸间隙配合,同时将上座24通过上座连接螺栓23安装紧固于立柱27对应位置,完成装置的整体装配;将转轮7安装于中心齿轮轴21上,实现转轮7、中心齿轮8-3、左侧齿轮8-1、右侧齿轮8-2、传动承力螺杆10、活动横梁11的联接传动,最后转动转轮7调整活动横梁11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对轧辊、外部框架和控制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上轧辊(17-1)之间的轴线夹角和两个下轧辊(17-2)之间的轴线夹角均为α,其中0°<α≤30°;

3.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如下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在安装过程前在两对轧辊外表面、左侧齿轮(8-1)外表面、中心齿轮(8-3)外表面、右侧齿轮(8-2)外表面、传动承力螺杆(10)外表面以及活动横梁(11)与立柱(27)的接触面表面涂抹石墨油溶液以增加润滑性。

5.一种镁合金板材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方法如下所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轧制过程中,若单道次对称轧制无法获得具有目标厚度的镁合金板带材,则将上个道次所得镁合金板带材重新加热至100~300℃并保温10~30min,然后再次进行对称轧制并重复上述过程以获得所需厚度的镁合金板带材。

...

【技术特征摘要】

1.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两对轧辊、外部框架和控制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上轧辊(17-1)之间的轴线夹角和两个下轧辊(17-2)之间的轴线夹角均为α,其中0°<α≤30°;

3.权利要求1所述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如下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布置轧辊抑制镁合金板带材轧制边裂的装置在安装过程前在两对轧辊外表面、左侧齿轮(8-1)外表面、中心齿轮(8-3)外表面、右侧齿轮(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华潘晓锾杨鸿王旭李建波潘复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