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冷源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国内区域供冷系统设计项目在低碳的要求越来越多,大部分采用冰蓄冷系统。现有技术中的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共用冷水、蓄冷冷媒总管。这种共管的设计,系统调试存在多机组耦合,调试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冷源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共管设计系统调试困难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个供冷模块;多个所述供冷模块均与所述供水管以及回水管连接,且多个所述供冷模块上均设有冷水泵,所述冷水泵驱使所述回水管中的冷水进入所述供冷模块。
3、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第一供冷模块,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一冷水泵、第二冷水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以及第一蓄冰池;
4、所述第一冷水泵的第一端与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冷水泵的第二端与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与所述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连接,所述第一蓄冰池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冷水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冷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一蓄冰池的进水口连接。
5、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三冷水泵,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与
6、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水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7、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蓄冰池还包括第一蓄冰盘管,所述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的管路上。
8、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还包括第一乙二醇汇总管,所述第一乙二醇汇总管与所述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
9、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第二供冷模块,所述第二供冷模块还包括第四冷水泵、第三换热器、第二蓄冰池、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蓄冰池的出水口以及所述第四冷水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蓄冰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冷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均与所述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连接。
10、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五冷水泵,所述第五冷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的管道上。
11、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蓄冰池还包括第二蓄冰盘管,所述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包括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四端的管路上。
12、在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还包括第二乙二醇汇总管,所述第二乙二醇汇总管与所述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
13、依据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多个相同或不同的供冷模块并联在供水管与回水管上,再通过每个供水模块内的冷水泵给供冷模块输送冷水。如此,每个供冷模块均是独立的回路结构,且打开或关闭其中一个供冷模块时,不会影响其他的供冷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共管设计存在的管路耦合调试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个供冷模块;多个所述供冷模块均与所述供水管以及回水管连接,且多个所述供冷模块上均设有冷水泵,所述冷水泵驱使所述回水管中的冷水进入所述供冷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第一供冷模块,所述第一供冷模块包括第一冷水泵、第二冷水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以及第一蓄冰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三冷水泵,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冷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水管之间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水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冰池还包括第一蓄冰盘管,所述第一乙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还包括第一乙二醇汇总管,所述第一乙二醇汇总管与所述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第二供冷模块,所述第二供冷模块还包括第四冷水泵、第三换热器、第二蓄冰池、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第三控制阀、第四控制阀以及第五控制阀;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蓄冰池的出水口以及所述第四冷水泵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蓄冰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四冷水泵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端与第四端均与所述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五冷水泵,所述第五冷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的管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蓄冰池还包括第二蓄冰盘管,所述第二乙二醇制冷系统包括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二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四端的管路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还包括第二乙二醇汇总管,所述第二乙二醇汇总管与所述第二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管、回水管以及多个供冷模块;多个所述供冷模块均与所述供水管以及回水管连接,且多个所述供冷模块上均设有冷水泵,所述冷水泵驱使所述回水管中的冷水进入所述供冷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包括第一供冷模块,所述第一供冷模块包括第一冷水泵、第二冷水泵、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以及第一蓄冰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一控制阀与第三冷水泵,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回水管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冷水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供水管之间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模块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冷水泵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冰池还包括第一蓄冰盘管,所述第一乙二醇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乙二醇补液管路的输出端在所述第一蓄冰盘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四端的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冷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冷源系统还包括第一乙二醇汇总管,所述第一乙二醇汇总管与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朝,张伟,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森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