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体地,涉及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点源污染的逐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污染贡献逐年提高。全国种植业面源氮、磷年流失量分别达71.95万吨和7.62万吨,径流排水是农田氮磷流失的主要载体,量大而面广。农田排水属于典型的低碳氮比(c/n)污水,碳氮比约为3.3~8.5以下,脱氮是该类污水处理的难点和重点。生物脱氮是目前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前提是完成充分的硝化,之后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进行反硝化,而低c/n污水因为碳源不足难以完成反硝化,在不外加碳源的情况下,传统脱氮工艺难于胜任,因此,针对低c/n农田排水寻求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针对低c/n污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内源反硝化、厌氧氨氧化、氢自养型反硝化、人工湿地、反硝化生物反应器等,内源反硝化利用微生物自身的物质,可为异养反硝化菌提供有机碳源,但脱氮效率较低。厌氧氨氧化与氢自养型反硝化技术脱氮效果稳定高效,但如何控制cod/nh4+-n/no2--n,使厌氧氨氧化菌与反硝化菌互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为环沟型池体,所述环沟型池体利用围绕田块的沟渠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为直沟型池体,所述导流墙沿所述直沟型池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流墙将所述池体分隔,使水体在所述池体内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的水位控制在沟渠总深度的2/3~4/5处。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为环沟型池体,所述环沟型池体利用围绕田块的沟渠构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为直沟型池体,所述导流墙沿所述直沟型池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流墙将所述池体分隔,使水体在所述池体内形成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型池体的水位控制在沟渠总深度的2/3~4/5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水型池体在池塘内设置若干导流墙,以在所述池体内形成闭环沟道,所述闭环沟道的宽度不超过10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菌藻草共生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东,罗丽洁,何小娟,刘耀泽,李雪萌,廖一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