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集成电子通信,尤其是一种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
技术介绍
1、在集成电子通信系统中,差分架构比单端架构具有更好的抵抗噪声能力,且具有低的偶次非线性与更高的共模抑制比,所以差分放大电路被广泛地应用在射频通信收发链路中。比如在混频器中,本振信号输入处的恢复电路会采用一级或两级级联的差分放大电路,给输入的本振信号提供增益,这能使对输入本振信号功率的要求降低,节省功率;再比如信号经过上变频与下变频后输出的射频与中频信号,需要被进一步放大,以方便被后续电路处理或发射。
2、目前的差分放大器中,大多都是以电阻与电感串联形成电路负载。工作在低频时,电阻为主要负载,工作在高频时,负载中的电感提供一个极点,与输出点上的寄生电容所带来的零点相匹配,从而可以提供更大的增益带宽,同时,电感还能在不消耗电压裕度的情况下提供一个更高的增益。但是,由于本身结构的局限,想要同时增大增益和带宽,大都是通过提高供电电源,同时增大负载电阻而实现的。这样无疑会提高功耗。此外,随着集成通信产业的发展,低功耗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低压电源电路需求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射级负反馈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用于提高增益与带宽的宽带交叉耦合的补偿负载电路,输出缓冲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超宽带低功耗差分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射级负反馈电路的差分放大电路,用于提高增益与带宽的宽带交叉耦合的补偿负载电路,输出缓冲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超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冯丹蕾,彭浩,周翼鸿,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