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442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0:00
本技术属于小工件缺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包括检测机构、PLC控制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在PLC控制机构控制下,利用机器视觉的全方位缺陷智能检测,统一了检测标准,能实现缺陷检测全过程的无人化操作,提高紧固件的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人工检测的工作强度与生产成本;同时,检测机构能按设定角度旋转,利于图像采集单元进行全面的图像采集与分析,提高表面缺陷采集的精度与效率,避免残次品流入市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小工件缺陷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紧固件,是一类用作紧固和连接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能源、冶金、模具、液压等各行业,紧固件的品种规格繁多,性能用途各异,且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的程度高。

2、六面螺丝是紧固件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紧固件,六面螺丝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使用该紧固件的设备的紧固及连接性能,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缺陷检测,但由于六面螺丝本身为细长的特殊形状,现有的检测装置都是人工进行检测,人工检测的工作量大,且检测效率低下、检测标准不统一,检测精度易受到人为操作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眼检测工作强度大、检测效率低、检测标准不统一,且检测精度易受到人为操作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检测机构、plc控制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

3、plc控制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一侧,包括微型计算机、与微型计算机连接的第一plc控制器及第二plc控制器;

4、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单元及设置于固定单元一侧的图像采集单元,图像采集单元包括底座,底座上方设置有伸缩气缸,伸缩气缸上方设置有伸缩杆,伸缩杆上方设置有固定基座,固定基座上方设置有第一摄像机,第一摄像机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5、固定单元包括基座,基座上方设置有旋转平台,旋转平台上方设置有固定平台,固定平台中部设置有固定孔,固定孔内设置有磁性件;基座下方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上方设置有编码器,第一电机一端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输出轴与旋转平台连接。

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在plc控制机构控制下,能实现紧固件的自动上下料功能,检测机构利用机器视觉对紧固件表面缺陷进行智能检测,能实现缺陷检测过程的无人化操作;且检测机构的固定单元能将紧固件固定在固定孔中,磁性件能通过磁性吸附作用进一步提高紧固件的稳定性,同时,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固定单元能在检测过程中按设定旋转角度进行旋转,利于图像采集单元对紧固件表面进行全面的图像采集与分析,能统一检测标准,提高紧固件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及精度,大大降低人工检测的工作强度;图像采集单元能对紧固件表面进行图像采集,并将采集结果输送至微型计算机进行图像对比及分析,利用机器视觉的智能表面缺陷检测,统一了缺陷检测标准,实现了缺陷检测的无人化操作,大大降低人工检测的工作强度,且能避免人为操作影响检测结果,提高紧固件表面缺陷检测的精度及效率;在伸缩气缸作用下,能实现第一摄像机的自动升降,满足不同高度规格紧固件的检测需求,降低生产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7、进一步地,基座顶端一侧还设置有夹紧单元,夹紧单元包括支架,支架内设置有移动腔,移动腔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连接有滑动丝杆,滑动丝杆连接有滑块,滑块一侧设置有夹紧块。

8、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通过设置夹紧单元,能在检测过程中对紧固件进一步固定,提高紧固件的检测稳定性。

9、进一步地,上料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一侧,包括上料箱及机械手,机械手包括驱动部,驱动部包括固定底座,固定底座上方设置有机械臂,机械臂一端连接有旋转气缸,旋转气缸一端连接有旋转台,旋转台一端连接有夹持部。

1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通过机械手能实现上料机构的自动上料,将上料箱内的待检测件夹取至检测机构检测,大大降低人工上料的工作强度,省时省力,提高紧固件表面缺陷检测的效率。

11、进一步地,夹持部包括基板,基板底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吸附部。

12、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吸附部能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当机械手夹取紧固件时,可通过电磁力吸附紧固件,避免机械爪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的人为缺陷,能提高紧固件检测效率和良率。

13、进一步地,吸附部包括电磁元件,电磁元件电性连接有连接板。

14、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电磁元件与连接板之间为电性连接,能使电磁元件通电产生电磁吸附紧固件,提高机械手转移紧固件时的稳定性,且能避免机械爪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缺陷,提高紧固件检测的良率。

15、进一步地,上料箱上方设置有第二摄像机,第二摄像机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16、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第二摄像机对上料箱内紧固件进行图像采集,微型计算机进行图像识别,利于检测机构从上料箱中夹取紧固件,提高上料的准确性及效率,有效降低人工上料的工作强度,省时省力。

17、进一步地,下料机构包括次品回收箱及产品回收箱。

18、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次品回收箱及产品回收箱能实现紧固件的分类回收,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分拣的工作强度。

19、进一步地,第一plc控制器与机械手连接,第二plc控制器与固定单元连接。

20、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为:第一plc控制器能控制机械手,实现紧固件的自动上下料,第二plc控制器能控制检测机构中的固定单元按设定角度旋转,实现紧固件表面缺陷的全方面采集,大大提高紧固件缺陷检测的效率,实现无人化的缺陷检测与产品分类,降低人工工作强度。

21、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有益效果为:

22、(1)本技术中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通过检测机构、plc控制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实现紧固件的自动上下料,且利用机器视觉的紧固件表面缺陷智能检测,统一了检测标准,能实现缺陷检测全过程的无人化操作,提高紧固件的检测效率与检测精度,降低人工检测的工作强度与生产成本。

23、(2)本技术中的检测机构通过plc控制机构的控制,能在检测过程中使紧固件按设定角度旋转,利于图像采集单元对紧固件表面进行全面的图像采集与分析,提高表面缺陷采集的精度与效率,避免残次品流入市场。

24、(3)本技术中的检测机构设置有夹紧单元,能在检测过程中对紧固件进一步固定,提高了紧固件的稳定性。

25、(4)本技术中的机械手设置有吸附部,能在通电时产生电磁,当机械手夹取紧固件时,可通过电磁力吸附紧固件,提高机械手转移紧固件时的稳定性,且能避免机械爪的夹持力过大造成缺陷,提高紧固件检测的良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PLC控制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顶端一侧还设置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包括支架(209),所述支架(209)内设置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10),所述第二电机(210)输出端连接有滑动丝杆(211),所述滑动丝杆(211)连接有滑块(212),所述滑块(212)一侧设置有夹紧块(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一侧,包括上料箱(301)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底座(302),所述固定底座(302)上方设置有机械臂(303),所述机械臂(303)一端连接有旋转气缸(304),所述旋转气缸(304)一端连接有旋转台(305),所述旋转台(305)一端连接有夹持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包括基板(306),所述基板(306)底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吸附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包括电磁元件(307),所述电磁元件(307)电性连接有连接板(30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箱(301)上方设置有第二摄像机(309),所述第二摄像机(309)与微型计算机(10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次品回收箱(401)及产品回收箱(4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LC控制器(102)与机械手连接,所述第二PLC控制器(103)与固定单元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plc控制机构、上料机构及下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01)顶端一侧还设置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包括支架(209),所述支架(209)内设置有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210),所述第二电机(210)输出端连接有滑动丝杆(211),所述滑动丝杆(211)连接有滑块(212),所述滑块(212)一侧设置有夹紧块(2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缺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设置于检测机构一侧,包括上料箱(301)及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固定底座(302),所述固定底座(302)上方设置有机械臂(303),所述机械臂(303)一端连接有旋转气缸(304),所述旋转气缸(304)一端连接有旋转台(305),所述旋转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豪陈明举熊兴中陈红黎弘扬彭鸿铭邱富泓苏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轻化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