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地海洋科考,具体涉及一种防冰护缆装置及冰区科考船。
技术介绍
1、两极地区蕴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近年来全球气温的升高,极地区域海冰正在不断融化,人们在两极地区的交通及其它活动日益频繁,极地区域的环境越加有利于航运业和能源开发的展开,各个国家对两极地区的探索和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极地科考和开发工作。
2、通过使用科考船下放科考调查仪器设备,如ctd、浮游生物分层取样网、大体积过滤器、水下机器人、下放式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等,是进行海洋水文、海洋生物、海洋微生物、海洋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对极地区域进行上述定点调查作业是人类认识极地、海洋的重要途径。
3、在科考船在极地冰区进行科考调查作业时,设备使用绞车放入漂浮着海冰的海水中,并采用作业舷侧受风,避免设备卷入船底。但是极地区域与常规大洋不同,在极地浮冰区,海冰比水密度轻,集中在水面,海表漂浮着很多破碎的浮冰。船舶水上建筑受风面积较大,常随风漂动;水面的大块浮冰也会随着水流或浮冰漂动,浮冰会被风吹拢向船舷,影响定点作业的绞车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冰护缆装置,适于安装在冰区科考船的船舷上,其主要包括上壳(2)、中壳(3)、下壳(4)和侧门(5);上壳(2)、中壳(3)和下壳(4)的横截面大致呈槽状,均包括底壁和两侧壁,上壳(2)、中壳(3)和下壳(4)的底壁与两侧壁围成的空间为过缆通道;上壳(2)、中壳(3)、下壳(4)的高度基本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顶盖(1)铰链在上壳(2)的底壁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中壳(3)和下壳(4)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包括位于中壳(3)底壁上端的第一电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冰护缆装置,适于安装在冰区科考船的船舷上,其主要包括上壳(2)、中壳(3)、下壳(4)和侧门(5);上壳(2)、中壳(3)和下壳(4)的横截面大致呈槽状,均包括底壁和两侧壁,上壳(2)、中壳(3)和下壳(4)的底壁与两侧壁围成的空间为过缆通道;上壳(2)、中壳(3)、下壳(4)的高度基本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1),顶盖(1)铰链在上壳(2)的底壁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中壳(3)和下壳(4)上下滑动的驱动装置包括位于中壳(3)底壁上端的第一电机(10)、第一齿轮(11),以及位于下壳(4)底壁上端的第二电机(20)、第二齿轮(21);上壳(2)底壁内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一齿轮(11)啮合的第一齿条(12),中壳(3)底壁内侧面上设置有与第二齿轮(21)啮合的第二齿条(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壳(3)的底壁上端设有第一安装板,第一电机(10)安装在第一安装板上;下壳(4)的底壁上端设有第二安装板,第二电机(20)安装在第二安装版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壳(2)的底壁内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一上限位传感器(13)和第一下限位传感器(14),中壳(3)的底壁内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上限位传感器(23)和第二下限位传感器(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冰护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壳(4)的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清满,何剑锋,赵炎平,王硕仁,许浩,蓝木盛,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