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全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413402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改性正极材料包括:正极基体和复合包覆层,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的组成为Li<subgt;3k</subgt;La<subgt;2/3‑k</subgt;TiO<subgt;3</subgt;·M<subgt;1‑x</subgt;La<subgt;x</subgt;TiO<subgt;3</subgt;,其中,M选自碱土金属元素,k选自0.1‑0.3,x选自0.1‑0.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改性正极材料包括具有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的复合包覆层,有效改善了改性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的界面问题,进而显著提升了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具体涉及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含有该改性正极材料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3c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等用电设备对能量密度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储能设备已难满足人们对于储能技术的期待,因此发展新一代储能设备迫在眉睫。锂离子电池储能体系凭借其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脱颖而出,但是传统锂离子电池中依然存在有机电解液分解、产气、易燃等安全问题,全固态锂离子电池体系表现出比液态锂离子电池更高的能量密度的同时,具有更优异的安全性能,有望作为新一代储能设备被应用。其中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受到正极材料容量发挥的制约,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正极有钴酸锂、三元正极和磷酸铁锂材料等,但是商业化正极材料表现出与固态电解质(尤其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副反应严重、生成界面空隙、空间电荷层效应等诸多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全固态锂离子电池,该改性正极材料包括具有导电特性和介电特性的复合包覆层,有效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正极材料包括:正极基体和复合包覆层,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的组成为Li3kLa2/3-kTiO3·M1-xLaxTiO3,其中,M选自碱土金属元素,k选自0.1-0.3,x选自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中,Li3kLa2/3-kTiO3和M1-xLaxTiO3的质量比为1:0.5-1.2,优选为1: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由含有镧源、钛源和MTiO3的混合物与所述正极基体的表面残锂原位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正极材料包括:正极基体和复合包覆层,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的组成为li3kla2/3-ktio3·m1-xlaxtio3,其中,m选自碱土金属元素,k选自0.1-0.3,x选自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中,li3kla2/3-ktio3和m1-xlaxtio3的质量比为1:0.5-1.2,优选为1: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复合包覆层由含有镧源、钛源和mtio3的混合物与所述正极基体的表面残锂原位生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改性正极材料还包括:负载在所述复合包覆层表面的硫包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改性正极材料,其中,所述改性正极材料的电导率≤9.8×10-3s/m,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杨琪张涛俞会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