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94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顶端开口,外壳体内设有第一内壳体及第二内壳体,第一内壳体的顶端开口,第一内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条状通孔,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极耳,第二内壳体的底端开口,第二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条状通孔及第一输液通孔,外壳体的顶端连接有转接环,转接环上设有第二极耳,转接环内开设有第二输液通孔,转接环的顶面设有锂片,转接环的顶端连接有壳盖,壳盖上设有第三极耳,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外部,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内部,第三极耳一端设有第三弹簧片,第三弹簧片与锂片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后续处理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测试,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在锂电池研发过程中,锂电池的失效分析至关重要,其中三电极测试方法作为一种常用的失效分析手段,能够在锂电池析锂检测、快充性能检测、极片老化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三电极测试方法的原理是通过向电池系统中引入第三个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利用参比电极达到同时监控正负极电压的目的。

2、传统的三电极测试方法需要在电池卷芯中埋入铜丝,然后再进行注液,封装。此方法不仅操作繁琐,而且失败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后续处理方便。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外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内壳体及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条状通孔,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第二内壳体的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外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内壳体及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条状通孔,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第二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条状通孔及第一输液通孔,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有转接环,所述转接环上设有第二极耳,所述转接环内开设有第二输液通孔,所述转接环的顶面设有锂片,所述转接环的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上设有第三极耳,所述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外部,所述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内部,所述第三极耳靠近锂片一端设有第三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外壳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内壳体及第二内壳体,所述第一内壳体的顶端开口,所述第一内壳体的底端开设有第一条状通孔,所述外壳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二内壳体的底端开口,所述第二内壳体的顶端开设有第二条状通孔及第一输液通孔,所述外壳体的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有转接环,所述转接环上设有第二极耳,所述转接环内开设有第二输液通孔,所述转接环的顶面设有锂片,所述转接环的顶端可拆卸密封连接有壳盖,所述壳盖上设有第三极耳,所述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外部,所述第三极耳一端位于壳盖的内部,所述第三极耳靠近锂片一端设有第三弹簧片,所述第三弹簧片与锂片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电池的三电极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极耳一端位于外壳体外部,所述第一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通郑海宇潘庆瑞郑荟周兆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