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777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原料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其包括搅拌桶和搅拌机构;搅拌桶为回转形桶状结构,顶部设置有转动通道,上部连通有加料管,底部设置有排料阀;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组件、转动罩、固定罩、支撑架、用于驱动转动罩在转动通道处转动的驱动机构以及用于调节搅拌组件至搅拌桶中心轴距离的调节机构,搅拌组件绕搅拌桶中心轴均匀设置多组,转动罩为回转形中空结构,调节机构设置在转动罩上,调节机构与驱动机构和搅拌组件分别传动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固定罩上,固定罩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设置在搅拌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搅拌位置从而仅用一个动力源就能对不同区域的物料进行混合,节省制造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原料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加入外加剂来改善其性能,混凝土外加剂是指为改善和调节混凝土的性能而掺加的物质。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438387u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混合结构;工作台:其下表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支撑腿,支撑腿的相对内侧面均设有斜撑板,工作台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支撑架,支撑架的个数为两个;混合结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混合结构与支撑架的相对内弧面固定连接;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工作台的上表面前端,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该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对内部原料进行高效混匀搅拌,提高原料混合效率,提高原料混合速度,提高工作效率,对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取过滤,保护工作环境,方便工作人员对原来进行输送和收集。

3、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齿轮a(11)、齿轮b(12)、转动轴(13)、齿轮c(14)和齿圈(15),电机(10)设置在固定罩(8)上,电机(10)与齿轮a(11)驱动连接,齿轮a(11)与齿轮b(12)啮合连接,齿轮b(12)和齿轮c(14)同轴设置在转动轴(13)上,转动轴(13)转动设置在固定罩(8)上,齿轮c(14)与齿圈(15)啮合连接,齿圈(15)同轴设置在转动罩(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电机(10)、齿轮a(11)、齿轮b(12)、转动轴(13)、齿轮c(14)和齿圈(15),电机(10)设置在固定罩(8)上,电机(10)与齿轮a(11)驱动连接,齿轮a(11)与齿轮b(12)啮合连接,齿轮b(12)和齿轮c(14)同轴设置在转动轴(13)上,转动轴(13)转动设置在固定罩(8)上,齿轮c(14)与齿圈(15)啮合连接,齿圈(15)同轴设置在转动罩(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齿圈(15)底部同轴设置有转动环(16),转动环(16)底部转动连接有导向环(17),导向环(17)设置在固定罩(8)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机构包括双向丝杆(19)、收展组件以及与齿轮a(11)传动连接并用于切换双向丝杆(19)转动方向的切换机构,双向丝杆(19)转动设置在转动罩(7)上,双向丝杆(19)具有螺纹旋向相反的螺纹部a和螺纹部b,螺纹部a和螺纹部b分别螺纹连接有升降台(20),收展组件绕双向丝杆(19)均匀设置多组且与搅拌组件一一对应,收展组件包括对称分布的两个连杆(21);同组收展组件中,两个连杆(21)的同侧一端分别与两个升降台(20)转动连接,两个连杆(21)的同侧另一端均与搅拌组件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凝土外加剂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锦涛吴远德夏章才方迪林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科隆科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