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680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及方法,涉及电力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括:测试主机,用于生成载波测试信号并将载波测试信号发送至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测试从机,用于获取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载波监测信号并进行接线核查;第一连接线,用于连接测试主机和二次回路的第一端;第二连接线,用于连接测试从机和二次回路的第二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测试主机产生载波测试信号,为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提供测试信号,测试从机对计量装置二次回路进行监测获取载波监测信号,然后将载波监测信号与载波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接线是否正确,操作方便,提高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辅助工具,尤其涉及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高压电能计量装置是应用在供、用、发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计量器具,涉及供、用电双方的经济利益,因此它的公平、公正十分重要。为了提高电能计量的准确性,通常在电能计量装置投入运行前进行接线检查。

2、新装电能计量装置在安装且接线完成后,供电电网一般在履行某些手续后方可送电,需要一定的手续流程时间,致使现场没有电源;即便接通了供电电网,本着计量公正的原则,一般也不会采用供电电网的电能进行测试,以避免测试消耗的电能加给用户。所以,通常由人工采用万用表的方式来检查新装电能计量装置的接线正确性。

3、上述人工检测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接线错误需要更改导线的连接位置时,由于导线数量繁多,容易出现导线虚接、漏接或者触碰相邻导体部位,产生短路、断路等问题,甚至容易出现再次接错位置的情况。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新的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及方法,可自动检测接线的准确性。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

3、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包括:

4、测试主机,用于生成载波测试信号并将载波测试信号发送至计量装置二次回路;

5、测试从机,用于获取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载波监测信号并进行接线核查;

6、第一连接线,用于连接测试主机和二次回路的第一端;

7、第二连接线,用于连接测试从机和二次回路的第二端。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试主机包括:

9、主机外壳,

10、载波发生模块,设置于主机外壳内部,用于提供载波测试信号;

11、主机控制模块,根据测试线路控制载波发生器的输出信号;

12、主机供电模块,设置于主机外壳内部用于提供工作电源;

13、主机接线模块,用于提供载波输出端口;

14、主机显示模块,用于对主机状态信息进行显示;

15、所述主机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载波发生模块、主机控制模块和主机显示模块,所述主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载波发生模块和主机显示模块,所述载波发生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主机接线模块,所述主机接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线。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载波发生模块包括:

17、第一载波模式,所述第一载波模式为用于三相三线线路的7路载波发生信号;

18、第二载波模式,所述第二载波模式为用于三相四线线路的10路载波发生信号;

19、所述主机外壳上设置模式选择按钮。

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包括三相三线连接线和三相四线连接线两组连接线。

2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均为鳄鱼线夹。

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测试从机包括:

23、从机外壳,

24、从机接线模块,设置于从机外壳上,用于提供与第二连接线的连接端口;

25、接线检测模块,设置于从机外壳内部,用于获取第二连接线传输的载波监测信号;

26、从机控制模块,设置于从机外壳内部,用于对获取的载波监测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接线是否正确;

27、从机供电模块,用于对测试从机提供工作电源;

28、从机显示模块,用于对从机控制模块的判断结果进行显示;

29、所述从机供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接线检测模块,所述第二连接线的输出端连接从机接线模块,所述从机接线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接线检测模块,所述接线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从机控制模块,所述从机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从机显示模块。

3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从机控制模块包括:

31、参数设置模块,用于设置于测试主机的载波发生模块发出的载波信号;

32、比较判断模块,根据接收的载波监测信号与设置的载波信号进行比对,比对一致则接线正确,不一致则接线错误;

33、报警输出模块,对比较判断模块比对的结果进行报警提示。

3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显示模块和从机显示模块采用oled液晶显示屏。

3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主机供电模块和从机供电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3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方法,包括:

37、将测试主机通过第一连接线与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第一侧连接,将测试从机通过第二连接线与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第二侧连接;

38、测试主机根据待测试二次回路选择测试模式输出载波测试信号;

39、测试从机获取二次回路上的载波监测信号;

40、将载波监测信号与载波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对二次回路接线进行判断获得接线结果;

41、对接线结果进行显示。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4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测试主机产生载波测试信号,为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提供测试信号,测试主机通过第一连接线与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一端连接,计量装置二次回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线与测试从机连接,测试从机对计量装置二次回路进行监测获取载波监测信号,然后将载波监测信号与载波测试信号进行比对判断接线是否正确,其中测试从机中预先存储了测试主机的载波测试信号,测试从机将监测到的载波监测信号与存储的载波测试信号进行比对,所有线路均一致则判断接线正确;否则接线错误,测试方便,提高测试效率。

44、2、本专利技术采用锂电池,主机外壳上设置充电接口,方便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载波发生模块为预设载波信号,通过主机控制模块控制驱动电路输出多路载波信号,在主机外壳上还设置开关机按钮和开始检测按钮,方便操作。

45、3、本专利技术为了适用三相三线回路和三相四线回路的测试,载波发生模块包括两种模式通过模式选择按钮可对不同接线回路进行切换,适用范围广。

46、4、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均为鳄鱼线夹,方便接线操作。

47、5、从机外壳可采用手持式结构,方便携带和测试,从机接线模块可采用集成接线端口,第二连接线的一端设置于集成接线端口配合的插头,从机接线模块可设置7路端口和10路端口,分别连接不同的连接线,方便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主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发生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包括三相三线连接线和三相四线连接线两组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均为鳄鱼线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从机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机控制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显示模块和从机显示模块采用OLED液晶显示屏。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供电模块和从机供电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

10.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主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波发生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分别包括三相三线连接线和三相四线连接线两组连接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量装置二次回路接线核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的两端均为鳄鱼线夹。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金平徐为霍晓艳冉新涛孙浩闫璐顾世峰蔺亚宁顾磊史文婕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奎屯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