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制造技术_技高网

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645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技术领域,公开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发热电极组件包括:促渗电极,设置为筒状结构,促渗电极中设有加热腔体;发热丝,穿设于加热腔体;绝缘导热件,安装于加热腔体的内壁与发热丝之间的间隙,发热丝固定于绝缘导热件,绝缘导热件能够将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导向促渗电极,且电隔离促渗电极和发热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电极组件能够分别对皮肤通入促渗电流和加热皮肤,并改善促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效果,大幅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美容液的渗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美容仪器,尤其涉及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医疗美容来改善自己的皮肤,医疗美容领域的美容仪层出不穷。

2、然而,美容液体进入皮肤需要通过皮肤屏障,因此绝大多数美容液体会停留在皮肤表面,无法进入皮肤从而难以发挥效用。

3、目前市面上的美容仪功能单一,对美容液体的促渗效果不佳。

4、因此,亟需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以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发热电极组件和美容仪,能够分别对皮肤通入促渗电流和加热皮肤,并改善促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效果,大幅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美容液的渗透效果。

2、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方面,提供发热电极组件,包括:

4、促渗电极,设置为筒状结构,所述促渗电极中设有加热腔体;

5、发热丝,穿设于所述加热腔体;

6、绝缘导热件,安装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内壁与所述发热丝之间的间隙,所述发热丝固定于所述绝缘导热件,所述绝缘导热件能够将所述发热丝产生的热量导向所述促渗电极,且电隔离所述促渗电极和所述发热丝。

7、作为发热电极组件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导热件采用陶瓷制成。

8、作为发热电极组件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导热件烧结于所述加热腔体中;和/或

9、所述绝缘导热件烧结于所述发热丝的周部。

10、作为发热电极组件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丝与所述促渗电极同向延伸,所述发热丝在所述加热腔体内的长度等于所述促渗电极长度的0.7倍-0.8倍。

11、作为发热电极组件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发热丝的直径不小于1mm;和/或

12、所述发热丝的直径不大于所述加热腔体的内径的一半。

13、第二方面,提供美容仪,包括壳体及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控制组件及若干如上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所述促渗电极穿出所述壳体,所述控制组件向所述促渗电极和所述发热丝分别供电。

14、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与所述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件设于所述发热电极组件的旁侧并穿出所述壳体。

15、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促渗电极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为2mm-3mm;和/或

16、所述温度检测件伸出所述壳体的长度为2mm-3mm。

17、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冷敷组件,所述冷敷组件包括相互贴附的制冷片和冷敷板,所述冷敷板设于所述制冷片的外侧,所述促渗电极贯穿所述制冷片和所述冷敷板。

18、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冷敷板采用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制成。

19、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光疗组件,所述光疗组件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光件、导光板和透光视窗,所述促渗电极的一端穿设且固定于所述导光板,所述透光视窗设于所述促渗电极与所述冷敷板之间的间隙中。

20、作为美容仪的一个可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促渗电极与所述透光视窗之间、所述透光视窗与所述冷敷板之间以及所述冷敷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均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电极组件,发热丝安装于促渗电极的加热腔体中,发热丝与促渗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导热件绝缘和导热。第一方面,促渗电极能够向用户皮肤放出离子促渗电流,提升皮肤的通透性;第二方面,发热丝从内部加热促渗电极,使促渗电极加热与其接触和相邻的皮肤,进一步提升皮肤的通透性;第三方面,促渗电极设为筒状结构,相比于片式的电极结构,其与皮肤贴附效果更好、接触的深度更深;第四方面,促渗电极与发热丝在结构上嵌套一体,在功能上分别作用、电热结合,在保持结构紧凑性的同时,大幅提高促渗效果。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发热电极组件通过电、热结合的结构设置,分别对皮肤通入促渗电流和加热皮肤,并改善促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效果,大幅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美容液的渗透效果。

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美容仪,一方面促渗电极穿出壳体,用户使用时能够将若干促渗电极充分压抵于皮肤,使促渗电极与皮肤贴附效果更好、接触的深度更深;另一方面控制组件向促渗电极和发热丝分别供电,从而分别控制促渗电流和热量的输出。综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美容仪能够分别对皮肤通入促渗电流和加热皮肤,并改善促渗电极与皮肤的接触效果,大幅提高皮肤的通透性,从而促进美容液的渗透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件(3)采用陶瓷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件(3)烧结于所述加热腔体(101)中;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2)与所述促渗电极(1)同向延伸,所述发热丝(2)在所述加热腔体(101)内的长度等于所述促渗电极(1)长度的0.7倍-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2)的直径不小于1mm;和/或

6.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及安装于所述壳体(20)中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控制组件(50)及若干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10),所述促渗电极(1)穿出所述壳体(20),所述控制组件(50)向所述促渗电极(1)和所述发热丝(2)分别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与所述控制组件(50)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件设于所述发热电极组件(10)的旁侧并穿出所述壳体(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渗电极(1)伸出所述壳体(20)的长度为2mm-3mm;和/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冷敷组件(30),所述冷敷组件(30)包括相互贴附的制冷片(31)和冷敷板(32),所述冷敷板(32)设于所述制冷片(31)的外侧,所述促渗电极(1)贯穿所述制冷片(31)和所述冷敷板(3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敷板(32)采用经阳极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制成。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光疗组件(40),所述光疗组件(40)包括自内而外依次设置的发光件、导光板(42)和透光视窗(41),所述促渗电极(1)的一端穿设且固定于所述导光板(42),所述透光视窗(41)设于所述促渗电极(1)与所述冷敷板(32)之间的间隙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促渗电极(1)与所述透光视窗(41)之间、所述透光视窗(41)与所述冷敷板(32)之间以及所述冷敷板(32)与所述壳体(20)之间均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件(3)采用陶瓷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导热件(3)烧结于所述加热腔体(101)中;和/或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2)与所述促渗电极(1)同向延伸,所述发热丝(2)在所述加热腔体(101)内的长度等于所述促渗电极(1)长度的0.7倍-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丝(2)的直径不小于1mm;和/或

6.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0)及安装于所述壳体(20)中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包括控制组件(50)及若干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热电极组件(10),所述促渗电极(1)穿出所述壳体(20),所述控制组件(50)向所述促渗电极(1)和所述发热丝(2)分别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所述温度检测件与所述控制组件(50)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件设于所述发热电极组件(10)的旁侧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念欧郦轲储文进李均厚童华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宗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