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34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3
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壳体、上盖、线路板;壳体包括底壁、侧壁,侧壁的顶端面上凸出的设置有限位凸筋,侧壁的前端部内表面凸出的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壳体后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壳体内部设置有支撑面;上盖置于壳体的顶部,其下表面周缘设置有供限位凸筋嵌入的限位凹槽,上盖的下表面前端设置有至少一个向下延伸并与至少一个凸台一一对应的挂台,挂台的前表面设置有一供凸台嵌入的卡槽,上盖的后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通过一穿接于其二者中的螺钉固定连接;线路板的置于壳体和上盖围成的空腔内并被夹持于支撑面和上盖之间。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快速组装,简化了控制器的安装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控制器,具体涉及一种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


技术介绍

1、市面上有很多以esp32开发板为主控器,通过杜邦线连接麦克风、模拟传感器、led、显示屏等外设模块,而组装成一个小型的教育系统或者教具。这种通过杜邦线连接的教具,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各模块之间采用杜邦线连接,接线过程较为麻烦,容易接错线,导致整个结构的集成度较低。也有一些主控器是将多个模块集成到一个线路板上,以减少模块之间的连接线,提高了主控器的集成度,但这需要配置结构较为合理的壳体,这就导致整个壳体的结构较为复杂,组装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壳体、上盖、线路板;

4、壳体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周缘向上延伸的侧壁,侧壁的顶端面上凸出的设置有一限位凸筋,侧壁的前端部内表面凸出的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台;壳体后端设置有向上延伸并位于侧壁内侧的第一连接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盖、线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中空的柱状,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螺钉由下至上穿过第一连接部后伸入到第二连接部中以与内螺纹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侧壁上设置有一向着内侧凹陷的避让槽,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延伸至避让槽的顶面且避让槽的顶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内腔连通的通孔,螺钉由下至上穿过通孔后穿入到第一连接部的内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与侧壁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壳体、上盖、线路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呈中空的柱状,第二连接部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螺钉由下至上穿过第一连接部后伸入到第二连接部中以与内螺纹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侧壁上设置有一向着内侧凹陷的避让槽,第一连接部的底端延伸至避让槽的顶面且避让槽的顶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部内腔连通的通孔,螺钉由下至上穿过通孔后穿入到第一连接部的内腔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与侧壁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连接筋,连接筋的上表面形成支撑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部的顶面高于支撑面,线路板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部穿过的固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编程一体化控制器,其特征在于,限位凸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幸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