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313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包括两副弧形骨架,骨架两端转动连接形成半圆弧框架;两幅骨架内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两套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杆一连接;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骨架内侧中间位置,调节杆二一端与骨架一端内侧连接,调节杆三一端与骨架另一端内侧连接,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的另一端交汇连接;调节杆一两端分别与两套支撑机构的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共同连接端连接。该装置可随意满足不同半径的骨架尺寸,周转重复利用,使用完成后,可拆除成为各杆件,便于打包运输存储,节省空间;使用时自稳性强,安全牢固,周转移动方便,可自由拆卸,美观整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城际道路建设越来越多,涉及高填方、挖方边坡的永久性支护越来越多,为保证道路与自然完美契合,往往采用拱形骨架护坡配合绿植护面。

2、但拱形护坡弧度难以控制,造型粗糙。传统模具对不同半径的护坡无法重复周转利用,尺寸单一,模具浪费制作时间及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解决了传统拱形护坡弧度难以控制,造型粗糙,对不同半径的护坡无法重复周转利用,尺寸单一的缺陷。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进而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包括两副弧形骨架,骨架为弹性骨架,骨架两端转动连接形成半圆弧框架;

4、两幅骨架内侧分别设置有支撑机构,两套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杆一连接;

5、支撑机构,包括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连接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骨架内侧中间位置,调节杆二一端与骨架一端内侧连接,调节杆三一端与骨架另一端内侧连接,同时,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的另一端交汇连接;

6、所述调节杆一两端分别与两套支撑机构的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共同连接端连接,从而实现骨架的固定。

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结构相同;

8、所述调节杆一包括螺杆一、螺杆二和螺套,螺杆一和螺杆二的螺纹端分别与螺套两端连接,从而实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的调节。

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杆、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共同连接端为转动连接。

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与骨架内侧可转动连接。

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该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可随意满足不同半径的骨架尺寸,周转重复利用,使用完成后,可拆除成为各杆件,便于打包运输存储,节省空间;使用时自稳性强,安全牢固,周转移动方便,可自由拆卸,美观整洁,可推广价值高,前景广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副弧形骨架,骨架为弹性骨架,骨架两端转动连接形成半圆弧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结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共同连接端为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与骨架内侧可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副弧形骨架,骨架为弹性骨架,骨架两端转动连接形成半圆弧框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组合拱形骨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结构相同;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伟徐波阳冀睿廉婷卫杰慧任雪莉杨远航李兆台超峰赵志飞周翔刘勇卫青霞杨利民李晓晶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