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128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包括顶部敞开的内壳,装配于内壳中的电机,以及嵌套装配于内壳外部的外壳;内壳顶部四角分别设置螺柱,外壳顶部四角分别设置通孔,螺柱分别穿入通孔;内壳两侧内凹,与外壳内壁构成排风道。本技术中,内壳与外壳结合紧密,仅从底部进风,并从留存两侧的排风口排风,风道规则且顺畅,且双壳体设计有效阻隔了电机运行噪音,获得高效的隔音降噪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2壳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


技术介绍

1、破壁机是通过电机2带动杯体内的刀头高速旋转,对杯体中的物料进行高效粉碎,而为了确保粉碎破壁效果,破壁机会选配较高转速较大功率的电机2,故电机2运行噪音较大。而为了避免电机2高速运转过热,电机2在带动刀头粉碎时,还会带动叶轮21转动,从外界抽风进行冷却,故除了电机2本身产生噪音,抽风过程还会产生风噪,且抽风口与排风口的开设,使得难以对电机2运行噪音进行遮蔽,使用时噪音极大,特别是在清晨制作早餐的情况下,破壁机的噪音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包括:

2、顶部敞开的内壳1,装配于所述内壳1中的电机2,以及嵌套装配于所述内壳1外部的外壳3;

3、所述内壳1顶部四角分别设置螺柱11,所述外壳3顶部四角分别设置通孔31,所述螺柱11分别穿入所述通孔31;

4、所述内壳1两侧内凹,与外壳3内壁构成排风道p。

5、优选的,所述螺柱11套入硅胶垫s,所述外壳3基于所述硅胶垫s与所述内壳1软连接。

6、优选的,所述内壳1底部设置若干限位柱13,用以限定所述电机2在所述内壳1内部的安装位置。

7、优选的,所述电机2的底部受所述限位柱13限位,所述电机2的顶部边缘受所述硅胶垫s抵撑限位。

8、优选的,所述内壳1底部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口处装配叶轮21;

9、所述叶轮21与所述内壳1之间铺设eva隔垫。

10、优选的,所述叶轮21随动于所述电机2的驱动轴22,在所述电机2运行时向所述内壳1内部吹入低温空气。

11、优选的,低温空气流经所述电机2升温转换为高温尾气,经排风道p从所述内壳1底部两侧的排风口排出。

12、优选的,所述外壳3顶面中部开设传动孔,所述传动孔两侧开设设备孔32。

13、优选的,所述传动孔用以供探出设置所述电机2的驱动轴22;

14、所述设备孔32用以供探出设置供电接口。

15、优选的,所述螺柱11顶部设置螺孔12,所述螺孔12用以配合螺钉,对所述内壳1与破壁机壳体进行连接。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内壳与外壳结合紧密,仅从底部进风,并从留存两侧的排风口排风,风道规则且顺畅,且双壳体设计有效阻隔了电机运行噪音,获得高效的隔音降噪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隔音的双壳体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宣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快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