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3105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底壳与传感器本体和顶壳,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右边角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供电模块,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控制模块。将底壳埋入土壤内,支腿与铝板可对底壳的底端进行有效支撑,因而可避免大量泥土与底壳的底端相贴,因通风口的开设,从而可对底壳内侧的器械进行有效通风与散热,因而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与避免底壳内侧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发生,其防尘布可在不妨碍对底壳内侧器件进行散热的情况下对通风口的位置进行有效密封,因而可避免泥土或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底壳内侧对器件造成损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湿度传感器,尤其是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1、温湿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温度和湿度的设备或装置,通常由湿敏和热敏元件组成,它可以监测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并将数据转换成电信号,以便进一步处理和控制,温湿度传感器有多种分类方法,例如可以根据测量原理、测量范围、输出信号类型等进行分类,按测量原理可以分为热电阻型、热电偶型、集成型等,按测量范围可以分为高精度型、普通型、超低温型等,按输出信号类型可以分为模拟输出型、数字输出型等。

2、公开号为“cn2132755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地埋式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包括下壳体、上壳体、检测模块、主控模块、通信模块和电源装置,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处理器,通信模块包括nb-iot连接器和外界搭建的nb-iot网络,nb-iot连接器与nb-iot网络之间无线连接,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路板。

3、然而,此传感器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因整个传感器的外壳为密封状态,且传感器的使用范围还是土壤内,因而使得传感器外壳的内侧器件无法得到良好的散热,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其外壳内部的器件温度会持续升高,若不及时对其进行散热处理,这样会导致外壳内侧器件检测数据不准确或发生损毁,同时也会降低传感器本身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对传感器内部器件进行散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底壳与传感器本体和顶壳,底壳内侧底端的右边角安装有传感器本体,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供电模块,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控制模块,底壳内侧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显示器,底壳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壳,顶壳覆盖底壳的顶端,顶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显示器相匹配的通口,显示器位于通口的内侧,顶壳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的内侧底端安装有控制按钮,底壳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支腿,支腿螺纹连接于底壳底端靠边角的四边,底壳的底端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与底壳的内侧相通,通风口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框,限位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铝板,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布,防尘布覆盖限位框的内侧,通过支腿和铝板的支撑,将底壳埋入土壤内时,可避免大量泥土与底壳的底端相贴,同时因通风口的开设,从而便于对底壳的内侧进行通风散热处理,其防尘布可在不妨碍通风的情况下将通风口的内侧给防护起来,能够避免泥土或灰尘进入底壳内部,因而可达到方便对底壳内侧器件进行散热的目的。

3、进一步的,底壳的顶端开设有滑槽,顶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顶壳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与底壳的顶端,顶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把手边角的形状为弧形,通过滑槽与滑块,从而便于顶壳的滑动,通过把手授予的抓取点拉动顶壳可达到方便打开顶壳的目的。

4、进一步的,顶壳的顶端开设有插口,插口均贯穿顶壳和底壳的顶端,插口的内侧插接有插板,顶壳顶端的插口位置与底壳顶端的插口位置相对称,通过将插板插入插口内可对顶壳的位置进行有效限位,从而可避免顶壳的位置发生位移。

5、进一步的,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插板顶端的密封板覆盖插口的顶端,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手柄的形状为凹形,手柄边角的形状为弧形,通过手柄授予的抓取点来将插板抽出会更加的方便省时。

6、进一步的,顶壳的顶端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内侧卡接有防护框,限位槽位于相接近防护框的内侧,防护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膜,防护膜覆盖防护框的内侧,防护膜的位置与控制按钮的位置相对称,通过防护膜可对控制按钮的顶端进行有效防护,在防止泥土进入限位槽内侧的同时也能够达到有效防水的作用。

7、进一步的,底壳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支腿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支腿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因支腿是螺纹固定在安装槽内的,拆卸支腿时,拧动支腿,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将支腿拧下即可。

8、进一步的,底壳的外壁上开设有螺孔,螺孔均贯穿底壳和限位框,螺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的后侧通过螺孔螺纹连接于限位框的内部,限位框通过螺栓和螺孔螺纹连接于通风口的内壁上,因限位框是通过螺纹原理固定在通风口内侧的,当需要将限位框拆卸下来时,将螺栓拧出螺孔即可。

9、进一步的,底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的顶端与顶壳的底端相贴,限位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通风口的内侧相贴,通过第一密封圈可对底壳与顶壳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有效密封,通过第二密封圈可对限位框和通风口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有效密封,因而可达到提高底壳密封性的目的,同时也可避免水源通过底壳连接点流入其内部。

10、进一步的,底壳的一侧安装有通电线,通电线的另一侧安装有温湿度探头,供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和显示器与传感器本体电路连接,控制模块均与显示器和传感器本体电控连接,控制按钮与控制模块电控连接,传感器本体均与通电线和温湿度探头电路连接,通过控制按钮可对底壳内的器件运转进行统一控制,因而可利于使用者对传感器本体的操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其一,本专利技术中,将底壳埋入土壤内,其支腿与铝板可对底壳的底端进行有效支撑,因而可避免大量泥土与底壳的底端相贴,将底壳底端支撑起来也可避免泥土内的水源通过通风口流入底壳内侧,铝制品的铝板具有良好的散热能力,再加上通风口的开设,从而可对底壳内侧的器械进行有效通风与散热,因而能够有效提高传感器本体的使用寿命与避免底壳内侧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发生,其防尘布可在不妨碍对底壳内侧器件进行散热的情况下对通风口的位置进行有效密封,因而可避免泥土或灰尘通过通风口进入底壳内侧对器件造成损毁。

13、其二,本专利技术中,因顶壳是滑动连接在底壳顶端的,使用者将插板插入底壳顶端的插口内即可对顶壳的位置进行有效限位,顶壳可对底壳的顶端进行有效防护,当需要将顶壳拆卸下开时,使用者只需将插板抽出,然后通过滑块与滑槽即可将顶壳直接抽出,因而可达到方便拆装顶壳的目的,方便拆装顶壳的同时也便于后期对底壳内侧的器件进行维护处理,第一密封圈可对底壳与顶壳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有效密封,第二密封圈可对限位框和通风口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有效密封,因而提高了底壳的密封性,能够避免水源流入底壳内侧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与传感器本体和顶壳,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右边角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供电模块,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底壳内侧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覆盖底壳的顶端,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显示器相匹配的通口,所述显示器位于通口的内侧,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底端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底壳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螺纹连接于底壳底端靠边角的四边,所述底壳的底端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底壳的内侧相通,所述通风口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铝板,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覆盖限位框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顶壳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与底壳的顶端,所述顶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把手边角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均贯穿顶壳和底壳的顶端,所述插口的内侧插接有插板,所述顶壳顶端的插口位置与底壳顶端的插口位置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插板顶端的密封板覆盖插口的顶端,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手柄边角的形状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侧卡接有防护框,所述限位槽位于相接近防护框的内侧,所述防护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覆盖防护框的内侧,所述防护膜的位置与控制按钮的位置相对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底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支腿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腿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螺纹连接于安装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外壁上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均贯穿底壳和限位框,所述螺孔的内侧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后侧通过螺孔螺纹连接于限位框的内部,所述限位框通过螺栓和螺孔螺纹连接于通风口的内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顶端与顶壳的底端相贴,所述限位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外侧与通风口的内侧相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一侧安装有通电线,所述通电线的另一侧安装有温湿度探头,所述供电模块均与控制模块和显示器与传感器本体电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均与显示器和传感器本体电控连接,所述控制按钮与控制模块电控连接,所述传感器本体均与通电线和温湿度探头电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与传感器本体和顶壳,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右边角安装有传感器本体,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供电模块,所述底壳内侧底端的左边角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底壳内侧底端中心位置安装有显示器,所述底壳的顶端滑动连接有顶壳,所述顶壳覆盖底壳的顶端,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与显示器相匹配的通口,所述显示器位于通口的内侧,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侧底端安装有控制按钮,所述底壳的底端螺纹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螺纹连接于底壳底端靠边角的四边,所述底壳的底端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底壳的内侧相通,所述通风口的内壁上螺纹连接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铝板,所述限位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覆盖限位框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顶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顶壳通过滑槽和滑块滑动连接与底壳的顶端,所述顶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形状为凹形,所述把手边角的形状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的顶端开设有插口,所述插口均贯穿顶壳和底壳的顶端,所述插口的内侧插接有插板,所述顶壳顶端的插口位置与底壳顶端的插口位置相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式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插板顶端的密封板覆盖插口的顶端,所述插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贤冲颜天宝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