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式炉。
技术介绍
1、目前,卡式炉向一些国家销售时,需要通过一项安全检测,即将一个超大规格的烹饪器具放置于卡式炉上加热,由于烹饪器具会置于卡式炉的气罐上方,导致烹饪器具的热量会向气罐传递,测试一段时间后气罐会升高是否会超过安全值。因此,需要对现有卡式炉加以改进来确保通过该项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易通过安规测试的卡式炉。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卡式炉,包括壳体、控制阀和燃气炉头组件,控制阀固定在壳体内,控制阀设有延伸出壳体的控制端,还包括
4、气瓶固定装置,气瓶固定装置设于控制阀上,当气瓶插入控制阀的进气端,气瓶固定装置将气瓶和进气端锁定,气瓶固定装置设有解除气瓶和进气端锁定的解锁端,
5、超位保护装置,超位保护装置设于在壳体上,超位保护装置在燃气炉头组件靠近控制阀一侧设有触发端,当烹饪器具放置在燃气炉头组件上触动触发端,超位保护装置的动作端触动气瓶固定装置的解锁端,超位保护装置使气瓶固定装置松开,使气瓶脱离进气端。
6、本专利技术只要烹饪器具放置在燃气炉头组件上并靠近气瓶,烹饪器具就会触发超位保护装置,从而使气瓶脱离阀体,如此强制停止卡式炉工作,进而确保气瓶不会受热升温,使用安全。此设计使得卡式炉必然能通过上述安规测试。
7、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8、更具体的方案,控制端旋转带动气瓶固定装置的解锁端动作,气瓶固定
9、更具体的方案,壳体对应气瓶设有一个插孔,控制阀的进气端朝向插孔,气瓶从插孔轴向通过插孔插入壳体与进气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与传统的卡式炉相比壳体,无须开合盖,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
10、更具体的方案,壳体内设有推瓶装置,推瓶装置包括固定套、推瓶弹簧和导轨,导轨沿气瓶进出插孔方向设置,固定套滑动设置在导轨上,固定套位于插孔和进气端之间,推瓶弹簧一端和固定套连接固定,推瓶弹簧另一端和壳体或导轨连接固定,推瓶弹簧的弹力使固定套有向插孔移动的趋势,气瓶头部穿过插孔穿套在固定套上,气瓶向内移动带动固定套移动并压缩推瓶弹簧,直至气瓶头部和进气端连接,当气瓶头部和进气端脱离,推瓶弹簧通过固定套推动气瓶至少尾部从插孔弹出。拆卸气瓶时,推瓶装置进一步推出气瓶,方便从插孔中取出气瓶。
11、更具体的方案,插孔设置在壳体侧面,壳体内对应插孔形成有容置腔。方便气瓶经插孔进出壳体。
12、更具体的方案,气瓶尾部置于插孔内,气瓶尾部端面齐平或低于壳体外表面。气瓶和阀体进气端连接时隐藏,避免碰撞气瓶导致阀体进气端损坏。
13、更具体的方案,超位保护装置包括触动件、跷板和拉簧,触动件竖直限位移动,触动件顶部穿过壳体顶面并高于燃气炉头组件顶部构成所述触发端,跷板中部转动连接在壳体内,触动件底部与跷板一端连动,跷板另一端连接拉簧并构成所述动作端,拉簧使触动件有上移的趋势,当触动件下移并下压跷板一端,跷板另一端克服拉簧拉力触动所述解锁端。超位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14、更具体的方案,触动件底部沿竖直移动方向设有限位孔,限位螺钉穿过限位孔和壳体连接,触动件上下移动范围受限,触动件上移使拉簧张开保持有拉力,同时,也避免触动件下移过渡使拉簧失效。
15、更具体的方案,气瓶固定装置包括活动套筒、至少一个夹块、连动装置和锁紧装置,活动套筒沿气瓶插拔方向活动设置在控制阀的进气端上,夹块和连动装置随活动套筒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6、活动套筒移动到第一位置时,夹块伸出活动套筒外周以固定气瓶,连动装置的锁止部向锁紧装置移动,锁紧装置锁定锁止部,
17、连动装置具有向第二位置移动的趋势,外力使锁紧装置松开锁止部,连动装置反向移动使活动套筒移动到第二位置,夹块回缩进活动套筒外周内以松开气瓶。
18、更具体的方案,三个夹块沿进气端外周均匀设置,夹块内端和活动套筒限位连接,活动套筒对应夹块外端设有开槽,夹块另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位置错开,第一凸块相对于第二凸块靠近气瓶方向,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和进气端外周相抵,第二凸块从开槽中凸出活动套筒外周,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凸块置于进气端端面外,第二凸块置于开槽中,
19、连动装置包括u型连动架和第一扭簧 ,u型连动架开口一侧的两端部设有钩槽,两端部钩槽方向呈180°旋转对称设置,钩槽构成连动装置的锁止部,u型连动架封闭一侧穿套在活动套筒上,u型连动架和活动套筒限位连接以同步移动,第一扭簧一端和控制阀抵接,第一扭簧另一端和u型连动架连接固定,第一扭簧的弹力使u型连动架移动到第二位置,
20、锁紧装置包括第一锁片、第二锁片、第三锁片和第二扭簧,第一锁片、第二扭簧、第二锁片和第三锁片均依次穿套在控制阀的控制端上,第一锁片和控制阀固定连接,第一锁片上设有供锁止部穿过的定位孔,第二扭簧具有三个连接端,第二扭簧的第一连接端与第一锁片限位连接,第二扭簧的第二连接端和第二锁片限位连接,第二扭簧的第三连接端穿过第二锁片中心镂空部位与第三锁片限位连接,第二扭簧带动第二锁片和第三锁片有逆时针旋转的惯性,
21、第二锁片外周分别对应定位孔设有缺口,向超位保护装置的动作端延伸出解锁端,解锁端和第二锁片之间形成u型槽,u型槽开口朝下,在第一位置时,第二扭簧的弹力使缺口和钩槽相互限位,
22、第三锁片向u型槽一侧延伸出挡块,控制端向u型槽内延伸出拨块,拨块置于挡块下方,第二扭簧的弹力使第三锁片逆时针旋转,直至挡块下压拨块,使控制端处于关火状态,第二扭簧的弹力消失,第二扭簧的弹力使第三锁片逆时针旋转,直至缺口和u型连动架端部相抵。
23、气瓶固定装置结构稳定可靠,气瓶固定装置能够自锁气瓶,并方便通过控制端、超位保护装置解除气瓶固定装置和气瓶锁定。
24、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5、(1)本专利技术只要烹饪器具放置在燃气炉头组件上并靠近气瓶,烹饪器具就会触发超位保护装置,从而使气瓶脱离阀体,如此强制停止卡式炉工作,进而确保气瓶不会受热升温,使用安全。此设计使得卡式炉必然能通过上述安规测试。
26、(2)用户也能主动使气瓶脱离阀体,操作更方便。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与传统的卡式炉相比壳体,无须开合盖,结构更简单,制造成本更低。容置腔,方便气瓶经插孔进出壳体。拆卸气瓶时,推瓶装置进一步推出气瓶,方便从插孔中取出气瓶。气瓶和阀体进气端连接时隐藏,避免碰撞气瓶导致阀体进气端损坏。
27、(3)超位保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触动件上下移动范围受限,触动件上移使拉簧张开保持有拉力,同时,也避免触动件下移过渡使拉簧失效。
28、(4)气瓶和进气端连接和脱离实施容易,气瓶固定装置结构稳定可靠,气瓶固定装置能够自锁气瓶,并方便通过控制端、超位保护装置解除气瓶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式炉,包括壳体(1)、控制阀(2)和燃气炉头组件(3),控制阀(2)固定在壳体(1)内,控制阀(2)设有延伸出壳体(1)的控制端(21),其特征是,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控制端(21)旋转带动气瓶固定装置(10)的解锁端(90)动作,气瓶固定装置(10)松开气瓶使气瓶从进气端(23)弹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壳体(1)对应气瓶设有一个插孔(11),控制阀(2)的进气端(23)朝向插孔(11),气瓶从插孔(11)轴向通过插孔(11)插入壳体(1)与进气端(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壳体(1)内设有推瓶装置(5),推瓶装置(5)包括固定套(51)、推瓶弹簧(52)和导轨(53),导轨(53)沿气瓶进出插孔(11)方向设置,固定套(51)滑动设置在导轨(53)上,固定套(51)位于插孔(11)和进气端(23)之间,推瓶弹簧(52)一端和固定套(51)连接固定,推瓶弹簧(52)另一端和壳体(1)或导轨(53)连接固定,推瓶弹簧(52)的弹力使固定套(51)有向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插孔(11)设置在壳体(1)侧面,壳体(1)内对应插孔(11)形成有容置腔(12)。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任一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气瓶尾部置于插孔(11)内,气瓶尾部端面齐平或低于壳体(1)外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超位保护装置(4)包括触动件(41)、跷板(42)和拉簧(43),触动件(41)竖直限位移动,触动件(41)顶部穿过壳体(1)顶面并高于燃气炉头组件(3)顶部构成所述触发端(40),跷板(42)中部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触动件(41)底部与跷板(42)一端连动,跷板(42)另一端连接拉簧(43)并构成所述动作端(45),拉簧(43)使触动件(41)有上移的趋势,当触动件(41)下移并下压跷板(42)一端,跷板(42)另一端克服拉簧(43)拉力触动所述解锁端(9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触动件(41)底部沿竖直移动方向设有限位孔(44),限位螺钉(46)穿过限位孔(44)和壳体(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气瓶固定装置(10)包括活动套筒(6)、至少一个夹块(7)、连动装置(8)和锁紧装置(9),活动套筒(6)沿气瓶插拔方向活动设置在控制阀(2)的进气端(23)上,夹块(7)和连动装置(8)随活动套筒(6)移动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三个夹块(7)沿进气端(23)外周均匀设置,夹块(7)内端和活动套筒(6)限位连接,活动套筒(6)对应夹块(7)外端设有开槽(61),夹块(7)另一端内外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块(71)和第二凸块(72),第一凸块(71)和第二凸块(72)位置错开,第一凸块(71)相对于第二凸块(72)靠近气瓶方向,在第一位置时,第一凸块(71)和进气端(23)外周相抵,第二凸块(72)从开槽(61)中凸出活动套筒(6)外周,在第二位置时,第一凸块(71)置于进气端(23)端面外,第二凸块(72)置于开槽(6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式炉,包括壳体(1)、控制阀(2)和燃气炉头组件(3),控制阀(2)固定在壳体(1)内,控制阀(2)设有延伸出壳体(1)的控制端(21),其特征是,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控制端(21)旋转带动气瓶固定装置(10)的解锁端(90)动作,气瓶固定装置(10)松开气瓶使气瓶从进气端(23)弹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壳体(1)对应气瓶设有一个插孔(11),控制阀(2)的进气端(23)朝向插孔(11),气瓶从插孔(11)轴向通过插孔(11)插入壳体(1)与进气端(2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壳体(1)内设有推瓶装置(5),推瓶装置(5)包括固定套(51)、推瓶弹簧(52)和导轨(53),导轨(53)沿气瓶进出插孔(11)方向设置,固定套(51)滑动设置在导轨(53)上,固定套(51)位于插孔(11)和进气端(23)之间,推瓶弹簧(52)一端和固定套(51)连接固定,推瓶弹簧(52)另一端和壳体(1)或导轨(53)连接固定,推瓶弹簧(52)的弹力使固定套(51)有向插孔(11)移动的趋势,气瓶头部穿过插孔(11)穿套在固定套(51)上,气瓶向内移动带动固定套(51)移动并压缩推瓶弹簧(52),直至气瓶头部和进气端(23)连接,当气瓶头部和进气端(23)脱离,推瓶弹簧(52)通过固定套(51)推动气瓶至少尾部从插孔(11)弹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插孔(11)设置在壳体(1)侧面,壳体(1)内对应插孔(11)形成有容置腔(12)。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任一所述的卡式炉,其特征是,气瓶尾部置于插孔(11)内,气瓶尾部端面齐平或低于壳体(1)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刘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涛诚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