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制造技术_技高网

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80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立体护围,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所述的立体护围包括形成一容置空间的护围片及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护围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结合在底层上并形成第一结合区,第二端部结合在面层上并形成第二结合区,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间隔,且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间距可变,在具有良好的液体阻挡效果的同时,通过可变的间距为吸收层或SAP润涨提供扩张空间,防止润涨发生导致面层孔隙增加或面层破损,同时立体护围呈现为中空的倒U形,具有更大的与皮肤接触面积,使得使用舒适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


技术介绍

1、吸收用品,如乳垫、卫生巾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2、在使用时,为了防止体液从与皮肤贴合的面流出,造成使用者衣物污染或造成使用不便,人们设计开发了带有立体护围的产品,比如,文献号为cn208710268u,名称为“具有立体护围的防溢乳垫”,在两侧增加立体护围以形成围护,防止乳液流出。

3、这种立体护围乳垫包括由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构成的本体及设置在面层上的一对护围片体,在护围片体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材料,通过弹性材料的弹力作用,使得护围片体保持直立或翘起状态,从而形成阻挡,但是这种结构由单一弹性材料在带着护围片体直立后抵触使用者皮肤,由于极薄的结构,造成这个位置磨损使用者皮肤造成使用不适。

4、同时,现有结构还存在下列问题:由于现有对溢出的体液进行快速吸收,通常在吸收层中加入快速吸收的sap,但是,现有结构下,吸收层通常由面层与底层形成的封闭结构限定,sap在快速吸收后发生润涨,一方面使得使用舒适性降低,另一方面,sap润涨时对面层形成拉扯,导致纤维之间的孔隙增加或导致面层出现破损,进一步导致吸收层内的sap或绒毛浆漏出,对使用者造成风险。

5、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2、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立体护围,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所述的立体护围包括形成一容置空间的护围片及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护围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结合在底层上并形成第一结合区,第二端部结合在面层上并形成第二结合区,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间隔,且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间距可变。

3、其中,所述的弹性材料的延伸方向与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弹性材料之间等距间隔设置。

4、其中,所述的护围片包括呈u形的基体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端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自基体向外伸出,所述的护围片第一端部与底层结合,在第二端部与面层结合。

5、其中,所述的第一端部位于容置空间内。

6、其中,所述的底层包括底片部及自底片部翻折的翻折部,所述的第一结合区位于翻折部。

7、其中,所述的翻折部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内延部,所述的面层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内延部,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重叠并形成一重叠部。

8、其中,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呈分离状态。

9、其中,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之间具有一内结合区并形成内覆盖部,所述的内覆盖部包括一褶皱区。

10、其中,所述的褶皱区包括若干沟槽部,所述的沟槽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本体的长度方向。

11、其中,所述的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面层与吸收层之间的扩散层,所述的扩散层覆盖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区域。

1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立体护围,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所述的立体护围包括形成一容置空间的护围片及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护围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结合在底层上并形成第一结合区,第二端部结合在面层上并形成第二结合区,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间隔,且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间距可变,在具有良好的液体阻挡效果的同时,通过可变的间距为吸收层或sap润涨提供扩张空间,防止润涨发生导致面层孔隙增加或面层破损,同时立体护围呈现为中空的倒u形,具有更大的与皮肤接触面积,使得使用舒适性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立体护围,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护围包括形成一容置空间的护围片及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护围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结合在底层上并形成第一结合区,第二端部结合在面层上并形成第二结合区,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间隔,且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间距可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材料的延伸方向与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弹性材料之间等距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围片包括呈U形的基体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端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自基体向外伸出,所述的护围片第一端部与底层结合,在第二端部与面层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端部位于容置空间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层包括底片部及自底片部翻折的翻折部,所述的第一结合区位于翻折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折部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第一内延部,所述的面层包括位于容置空间内的第二内延部,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重叠并形成一重叠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呈分离状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内延部与第二内延部之间具有一内结合区并形成内覆盖部,所述的内覆盖部包括一褶皱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褶皱区包括若干沟槽部,所述的沟槽部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本体的长度方向。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还包括设置在面层与吸收层之间的扩散层,所述的扩散层覆盖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包括本体及设置在本体上的立体护围,所述的本体包括层叠设置的面层、吸收层及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体护围包括形成一容置空间的护围片及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弹性材料,所述的护围片包括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其中,第一端部结合在底层上并形成第一结合区,第二端部结合在面层上并形成第二结合区,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间隔,且第一结合区与第二结合区之间的间距可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材料的延伸方向与本体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弹性材料之间等距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围片包括呈u形的基体及连接在基体上的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其中第一端部位于第一连接部,第二端部位于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均自基体向外伸出,所述的护围片第一端部与底层结合,在第二端部与面层结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隐形立体挡墙的吸收用品,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双印陈广岩刘立坚沈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护理佳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