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及载荷预警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79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与载荷预警方法,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包括船体、钢桩、台车主体结构、台车行进子系统、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台车行进驱动油缸以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安装在台车主体结构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包括多个检测子系统,检测子系统中设置有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通过采用钢桩内部布置光纤光栅传感器、台车与侧向轨道接触处布置台车压力传感器、行走装置铰接处布置行进装置销轴传感器、船体和台车上布置IMU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多部件上的传感器载荷、运动以及工作状态监测问题,也解决了传统监测装置对船体和台车运动姿态和工作情况不清、难以判别工作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及载荷预警方法,尤其地,涉及一种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与载荷预警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型工程船舶通常设置钢桩台车定位系统来达到精确定位和移位船舶的目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通常布置在船艏或船艉端部的台车开槽内,在工作中,首先通过钢桩升降装置将钢桩插入至海床完成定位;进一步利用行走油缸的伸缩来推拉船体进行船舶移位。

2、然而,随着大型工程船舶作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作业范围向外海拓展,将面临更加复杂、恶劣的作业环境,施工作业载荷和风、浪、流等外界环境载荷均成倍增加,船舶运动幅度也显著增大。其中,船舶纵摇运动会对钢桩定位系统产生与运动幅度成正比的附加弯矩,当该附加弯矩超过钢桩定位系统承载能力时,将造成钢桩折断等严重安全事故。因此,需要对柔性钢桩台车定位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实现钢桩载荷预报和载荷告警,避免钢桩承受过大载荷和疲劳导致的事故发生。但由于钢桩尺寸大,受力位置随船体升沉和纵摇等运动也会不断变化,直接监测较为困难。

3、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cn 11734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00)、钢桩(200)、台车主体结构(300)、台车行进子系统(400)、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500)、台车行进驱动油缸(600)以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轨道(102)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左行进轨道与右行进轨道,左行进轨道与右行进轨道结构型式相同,均包括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平面结构,所述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平面结构相对船体开槽结构(101)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行进子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00)、钢桩(200)、台车主体结构(300)、台车行进子系统(400)、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500)、台车行进驱动油缸(600)以及工作状态监测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进轨道(102)的数量为2个,分别为左行进轨道与右行进轨道,左行进轨道与右行进轨道结构型式相同,均包括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平面结构,所述上、下两条互相平行的平面结构相对船体开槽结构(101)中心线对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车行进子系统(400)包括前行走装置(401)和后行走装置(402);所述前行走装置(401)安装在所述台车主体结构(300)上,后行走装置(402)与台车主体结构(300)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桩台车定位系统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台车纵摇缓冲子系统(500)包括两组结构型式相同的纵摇缓冲装置,所述纵摇缓冲装置为缓冲油缸(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生何炎平包昱皓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