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体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78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体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管体焊接装置包括架体和环体,架体上固定有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第一管体卡持在第一卡盘中,第二管体卡持在第二卡盘中,第一管体的待焊端与第二管体的待焊端相对布置,第一管体的待焊端与第二管体的待焊端之间形成对接缝,环体转动套设在第一卡盘外侧,环体上连接有以环体的中心对称布置的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均朝向对接缝布置;转动环体能够带动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同步移动,从而对称焊接对接缝,且第一焊枪和第二焊枪的移动速度始终保持同步,降低了对焊工的需求量且降低了对焊工的技能水平要求,有利于不锈钢管的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管体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船舶建造需要用到大量钢管,尤其是不锈钢管,需要进行不锈钢管的预制焊接施工。不锈钢管的热导率低、散热慢,局部温度上升快且线膨胀系数大,焊接及冷却过程中容易产生焊接变形。为避免焊接变形,目前,多采用两个焊工对称焊接,从而使不锈钢管焊接时的弯曲变形相互抵消。两个焊工焊接过程中,焊接速度差异大也会导致不锈钢管出现焊接变形,因此需要两个焊工保持焊接速度相同;因此对不锈钢管进行焊接时,需求的工数量多且对焊工技能水平要求高,不利于不锈钢管的高效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不锈钢管焊接过程中,需要两个焊工对称焊接,需求焊工数量多且对焊工技能水平要求高,不利于不锈钢管的高效加工。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体焊接装置,用于对接焊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包括:

3、架体,所述架体上固定有相对间隔布置的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所述第一管体卡持在所述第一卡盘中,所述第二管体卡持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体焊接装置,用于对接焊第一管体(100)和第二管体(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固定有与所述环体(3)同轴布置的齿圈(51),所述第一卡盘(21)上固定有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53),所述第一齿轮(53)与所述齿圈(5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1)布置在所述环体(3)背离第二卡盘(2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52)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盘(21)背离所述第二卡盘(2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体焊接装置,用于对接焊第一管体(100)和第二管体(2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固定有与所述环体(3)同轴布置的齿圈(51),所述第一卡盘(21)上固定有第一电机(52),所述第一电机(52)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齿轮(53),所述第一齿轮(53)与所述齿圈(5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51)布置在所述环体(3)背离第二卡盘(22)的一端,所述第一电机(52)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盘(21)背离所述第二卡盘(22)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体(3)上固定有向所述第二卡盘(22)的方向凸起的第一连接架(61)和第二连接架(7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72)均为沿所述第一卡盘(21)的径向布置的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62)上连接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一焊枪(41)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管体(100)的管壁之间的距离的第一测距传感器(66);所述第二连接件(72)上连接有用于测量所述第二焊枪(4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管体(100)的管壁之间的距离的第二测距传感器(7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卡盘(21)和所述第二卡盘(22)之间的间隔中的密封罩(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罩(8)包括硬质环状部(85),所述硬质环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果曹荣邵丹丹刘宇王建谢祖靠林春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