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印龙专利>正文

一种捕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753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安全的一种捕鼠器,它有壳体(1)、鼠门(2),在壳体(1)上设有电子控制器(7)、电机(6)、针式压杆(5)和鼠门开关(10)在壳体(1)内还设有磁吸开关(8),报警器(15)设在电子控制器(7)的盒内,鼠门(2)用铰链同壳体(1)连接,在鼠门(2)上设有开启环(4)和触压棒(3),拉伸弹簧(14)连接壳体(1)和鼠门(2)。(*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捕鼠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所使用的捕鼠器大多是用220V电压,将其升成高压把老鼠电死,这样有一定的危险性,电路设计复杂,成本较高,价格昂贵,不易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安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便于推广应用的一种捕鼠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有壳体、鼠门,在壳体上设有电子控制器、电机、针式压杆和鼠门开关,在壳体内还设有磁吸开关,报警器设在电子控制器的盒内,鼠门用铰链同壳体连接,在鼠门上设有开启环和触压棒,拉伸弹簧连接壳体和鼠门。 采用本技术,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价格低廉,使用安全,便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消灭鼠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视图。 图中壳体1、鼠门2、触压棒3、开启环4、针式压杆5、电机6、电子控制器7、磁吸开关8、圆圈触点9、鼠门开关10、鼠触针11、磁铁12、电机轴孔13、拉伸弹簧14、报警器15、舌片1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由图1、图2、图3可知本技术有壳体1、鼠门2,在壳体1上设有电子控制器7、电机6、针式压杆5和鼠门开关IO,在壳体1内还设有磁吸开关8,报警器15设在电子控制器7的盒内,鼠门2用铰链同壳体1连接,在鼠门2上设有开启环4和触压棒3,拉伸弹簧14连接壳体1和鼠门2。磁吸开关8它是由绝缘的外壳制作的,在壳内设置磁铁12,在磁铁12上设置一薄铁片,薄铁片是裸露的。鼠触针11、圆圈触点9与磁吸开关8配合使用。薄铁片和圆圈触点9由线路连接电子控制器7。鼠门开关10上设有舌片16。电机6上设有电机轴孔13。电机6、鼠门开关10也由线路连接电子控制器7,电子控制器7的电路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 使用本技术,图1所示的是鼠门2敞开待机的状态,触压棒3已压下了舌片16,开启环4已被针式压杆5压住,针式压杆5的一头已插入电机轴孔13,鼠触针11的一头在磁铁12的作用下吸在了磁吸开关8的薄铁片上,另一头处于圆圈触点9内悬空的位置,当老鼠从鼠门2进入触及鼠触针11,鼠触针11触及圆圈触点9时,电机6启动,针式压杆5就会被甩出电机轴孔13,在拉伸弹簧14的作用下鼠门2被拉下关闭,此时报警器15叫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捕鼠器,它有壳体(1)、鼠门(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有电子控制器(7)、电机(6)、针式压杆(5)和鼠门开关(10),在壳体(1)内还设有磁吸开关(8),报警器(15)设在电子控制器(7)的盒内,鼠门(2)用铰链同壳体(1)连接,在鼠门(2)上设有开启环(4)和触压棒(3),拉伸弹簧(14)连接壳体(1)和鼠门(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捕鼠器,它有壳体(1)、鼠门(2),其特征在于在壳体(1)上设有电子控制器(7)、电机(6)、针式压杆(5)和鼠门开关(10),在壳体(1)内还设有磁吸开关(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印龙
申请(专利权)人:张印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