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636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于容纳腔内;绝缘膜,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具有覆盖电极组件底壁的第一膜区,第一膜区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通孔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膜区;托板,托板布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托板上无连通托板上下两侧空间的通道结构。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体,通过设置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的第一膜区形成多个通孔,托板设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不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结构,可以很好地减少电池单体出现内部短路以及壳体腐蚀漏液的情况,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芯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化成工艺,化成后的电芯的正负极活性物质被激发,从而使电池具有放电的能力,只有经过化成后,电池才可以作为电源使用。在电池进行化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壳体与电极组件短路的情况,使壳体出现腐蚀,进而使电芯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可以很好地减少壳体短路漏液的情况,降低电芯短路失效风险。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单体的电池。

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设备。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包覆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具有覆盖所述电极组件底壁的第一膜区,所述第一膜区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膜区;托板,所述托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膜区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托板上无连通所述托板上下两侧空间的通道结构。

5、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体,通过设置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的第一膜区形成多个通孔,托板设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不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结构,可以很好地减少电池单体出现内部短路以及壳体腐蚀漏液的情况,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通孔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托板的投影内。

7、本实施例将多个通孔的投影设置为位于托板的投影内,使托板可以可靠地对通孔与壳体隔断,消除通孔与壳体的直接连通的通道结构,从而可以使电极组件具有良好的排气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降低壳体出现腐蚀漏液的情况,从而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为无孔托板。

9、本实施例将托板设置为无孔托板,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托板可以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使托板可以很好地对电极组件起到支撑垫高的作用,同时,可以稳定可靠地降低第一膜区的通孔与壳体出现直接连通的概率,使电池单体在化成过程中出现短路失效的风险进一步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电池单体的良率。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包括托板本体和封堵件,所述托板本体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板本体的第一定位孔,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托板本体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

11、本实施例中将托板设置为托板本体和封堵件,在托板本体上设置第一定位孔,可以在对通孔与壳体起到良好的隔断的情况下,使托板与绝缘膜的装配定位较为方便,使电池单体的组装较为方便容易,且封堵件可以对第一定位孔与壳体进行隔断,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壳体与电极组件通过第一定位孔直接连通的概率,使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进一步下降。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绝缘膜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定位孔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投影重合,且与所述通孔的投影间隔布置。

13、本实施例中将定位孔设置为与通孔错开布置,可以很好地避免通孔与壳体通过定位孔之间连通,从而很好地降低壳体出现腐蚀漏液的情况,使电池单体的短路失效风险很好地降低。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0.1mm-1.5mm。

15、本实施例将托板的厚度限定在0.1mm到0.15mm之间,可以使托板具有足够的厚度以对电极组件进行抬高,使电极组件可以稳定良好地装配在容纳腔内,且使托板在容纳腔内的空间占用较小,使电池单体可以保持良好的能量密度。

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膜区的面积之比为1/4-2/3。

17、本实施例中将多个通孔的总面积与第一膜区的面积之比限定在1/4至2/3,可以使第一膜区上的多个通孔具有足够的总面积以满足排气需要,使电极组件处的排气较为顺畅,从而减少短路的情况,且使第一膜区具有良好的绝缘分隔效果以及连接强度,使托板与第一膜区配合可以很好地隔断通孔与壳体的直接连通,托板可以与第一膜区较为稳定地连接装配,使绝缘膜整体结构更稳定,从而可以很好地包覆电极组件。

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通孔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膜区的面积之比为1/3-1/2。

19、本实施例将多个通孔内的总面积与第一膜区的面积之比进一步限定在1/3至1/2之间,使电池单体在化成过程中可以稳定顺畅地排气,使绝缘膜可以与托板很好地配合装配至容纳腔内且对电极组件进行包覆绝缘。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膜至少覆盖所述电极组件的底面和周面。

21、本实施例中将绝缘膜设置为至少覆盖电极组件的底面和周面,可以在电极组件的周面与容纳腔的周壁之间以及电极组件的底面与容纳腔的底壁之间起到稳定良好的绝缘作用,使电池单体短路的概率大大降低,绝缘膜结构简单,便于组装。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顶盖组件,所述壳体的顶部敞开形成为开口,所述顶盖组件与所述壳体相连并封盖所述开口。

23、本实施例中在壳体的顶部形成开口,可以便于电池单体中电极组件、绝缘膜等部件与壳体的装配,设置顶盖组件封盖开口,顶盖组件可以与壳体配合形成密封的容纳腔结构,从而使电极组件等可以处于良好的运转空间内。

2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组件还包括:保护片,所述保护片设于所述顶盖组件背离所述电极组件的一侧。

25、本实施例中在顶盖组件的背离电极组件的一侧覆盖有保护片,保护片可以起到良好的绝缘作用,减少壳体与电连接件接触短路的情况,使电池单体在电连接时更加顺利。保护片还可以起到防刮蹭的作用,使多个电池单体在运输、装配等过程中结构更稳定完好,减少壳体的损伤。

2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所述电芯通过转接片与所述顶盖组件的极柱相连。

27、本实施例中设置转接片将电芯与极柱相连,结构简单,使电芯与极柱连接较为方便容易。

28、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池,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

29、根据本技术的电池,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设置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的第一膜区形成多个通孔,托板设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不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结构,可以很好地减少电池单体出现内部短路以及壳体腐蚀漏液的情况,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

30、根据本技术第三方面的用电设备,包括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电池。

31、根据本技术的用电设备,通过设置上述第二方面的电池单体,设置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的第一膜区形成多个通孔,托板设置在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托板(70)的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为无孔托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包括托板本体(71)和封堵件(72),所述托板本体(7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板本体(71)的第一定位孔(701),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托板本体(71)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701),所述绝缘膜(60)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601),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定位孔(701)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601)的投影重合,且与所述通孔(611)的投影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0.1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膜区(61)的面积之比为1/4-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总面积与所述第一膜区(61)的面积之比为1/3-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膜(60)至少覆盖所述电极组件(50)的底面和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组件(20),所述壳体(10)的顶部敞开形成为开口,所述顶盖组件(20)与所述壳体(10)相连并封盖所述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片(40),所述保护片(40)设于所述顶盖组件(20)背离所述电极组件(50)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50)包括一个或多个电芯,所述电芯通过转接片(30)与所述顶盖组件(20)的极柱(21)相连。

13.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单体。

14.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托板(70)的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为无孔托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包括托板本体(71)和封堵件(72),所述托板本体(7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板本体(71)的第一定位孔(701),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托板本体(71)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701),所述绝缘膜(60)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601),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定位孔(701)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601)的投影重合,且与所述通孔(611)的投影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0.1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挺白璐璐庄永杰李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