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636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于容纳腔内;绝缘膜,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具有覆盖电极组件底壁的第一膜区,第一膜区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通孔沿上下方向贯通第一膜区;托板,托板布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托板上无连通托板上下两侧空间的通道结构。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单体,通过设置绝缘膜包覆电极组件,绝缘膜的第一膜区形成多个通孔,托板设置在第一膜区与壳体的内壁之间且不具有连通两侧的通道结构,可以很好地减少电池单体出现内部短路以及壳体腐蚀漏液的情况,大大降低电池单体短路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和具有其的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电芯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化成工艺,化成后的电芯的正负极活性物质被激发,从而使电池具有放电的能力,只有经过化成后,电池才可以作为电源使用。在电池进行化成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壳体与电极组件短路的情况,使壳体出现腐蚀,进而使电芯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可以很好地减少壳体短路漏液的情况,降低电芯短路失效风险。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单体的电池。

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的用电设备。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电池单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包覆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绝缘膜具有覆盖所述电极组件底壁的第一膜区,所述第一膜区形成有间隔布置的多个通孔,所述通孔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第一膜区;托板,所述托板布置在所述第一膜区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托板(70)的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为无孔托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包括托板本体(71)和封堵件(72),所述托板本体(7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板本体(71)的第一定位孔(701),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托板本体(71)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在水平投影平面内,多个所述通孔(611)的投影均位于所述托板(70)的投影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为无孔托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包括托板本体(71)和封堵件(72),所述托板本体(71)上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贯通所述托板本体(71)的第一定位孔(701),所述封堵件设于所述托板本体(71)的一侧并覆盖所述第一定位孔(7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701),所述绝缘膜(60)上形成有第二定位孔(601),在水平投影平面内,所述第一定位孔(701)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定位孔(601)的投影重合,且与所述通孔(611)的投影间隔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70)在上下方向上的厚度为0.1m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孔(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挺白璐璐庄永杰李全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