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415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涉及物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包括薄膜袋、上封边和持握组件,上封边与薄膜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薄膜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封边,下封边的侧表面开设有喷码窗,上封边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上封边位于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装配组件,装配组件包括支撑杆,持握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的表面,持握组件包括第一持握板,第一持握板与支撑杆的表面转动连接,第一持握板表面开设有装配槽,第一持握板位于装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本技术,通过设置装配组件和持握组件,可增加提取人员手掌与包装袋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接触面积过小造成包装袋勒手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拿取包装袋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物品包装,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


技术介绍

1、包装袋即用于保证物品的袋子,以保证物品方便携带和运输,在使用包装袋带包装部分物品时,需在包装袋上喷涂防伪喷码,以保证对物品的防伪、追溯等功能。

2、现有技术诸如公开号为cn207046019u的技术,该专利公开了包装袋,该专利采用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第一袋体围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袋体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并在第一袋体或第二袋体内充气;该包装袋具备良好保护以及保鲜效果且漏气时容易发现;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还提供了一种包装袋,其包括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第一袋体围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二袋体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并在第一袋体和第二袋体内充气;该包装袋具备良好保护效果且漏气时容易发现,此外还具备缓冲防压的功能,以解决现有包装袋在运输过程中,易出现漏气现象,当漏气现象未及时发现时,便会造成袋内的物品变质,从而造成大量损失的问题。

3、专利技术人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使用包装袋进行包装的过程中,存在现有具有提手的包装袋的持握面积较小,当包装物品较重时,因提取者手掌与包装袋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重量均位于接触部位,继而造成提取者手掌易被包装袋勒住,严重易导致提取人员手掌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提取者手掌与包装袋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使得重量均位于接触部位,继而造成提取者手掌易被包装袋勒住,严重易导致提取人员手掌损伤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包括薄膜袋、上封边和持握组件,所述上封边与薄膜袋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薄膜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封边,所述下封边的侧表面开设有喷码窗,所述上封边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封边位于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装配组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支撑杆,所述持握组件设置在支撑杆的表面,所述持握组件包括第一持握板,所述第一持握板与支撑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持握板表面开设有装配槽,所述第一持握板位于装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持握板,设置喷码窗,通过喷码窗可供工作人员进行防伪码的喷涂,从而实现包装袋的防伪功能。

3、优选的,所述第二持握板的侧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二持握板位于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垫片,所述第一持握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束缚架,设置第二持握板,通过第二持握板可辅助第一持握板供提取人员进行持握,以增加持握人员手掌与上封边之间的接触面积。

4、优选的,所述第二持握板与装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转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关于第二持握板呈左右对称设置,设置转轴,通过转轴可对第二持握板进行支撑,从而对第二持握板的位置进行约束。

5、优选的,所述阻尼垫片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垫片关于第二持握板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阻尼垫片与装配槽的内壁相抵接,设置阻尼垫片,通过阻尼垫片可增加第二持握板与第一持握板之间的阻力,以减少第二持握板自行转动的概率。

6、优选的,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板,所述支撑杆与衔接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持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设置衔接板,通过衔接板可对支撑杆进行支撑,从而实现支撑杆的装配效果。

7、优选的,所述衔接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衔接板关于安装框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衔接板与第一持握板的表面相接触,设置安装框,通过安装框可对衔接板的位置进行支撑,从而实现衔接板的装配效果。

8、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关于第一持握板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设置限位块,通过限位块与转轴的配合,可对第一持握板的最大旋转角度进行限定。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0、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装配组件和持握组件,当提取人员提取包装袋时,从后方推动第二持握板,第二持握板受力带动转轴,转轴在第二持握板的作用下带动第一持握板,第一持握板受力转动,同时限位块被第一持握板带动,并在滑槽的引导下进行转动,当限位块转动至最大间距时,第一持握板与安装框之间呈直角状态,随即继续推动第二持握板,第二持握板受力并在转轴的约束下转动,当第二持握板转动至最大角度时,提取人员便可在第一持握板和第二持握板的辅助下,将包装袋提起,通过设置装配组件和持握组件,可增加提取人员手掌与包装袋之间的接触面积,继而减少接触面积过小造成包装袋勒手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了拿取包装袋时的舒适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包括薄膜袋(1)、上封边(2)和持握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边(2)与薄膜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薄膜袋(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封边(3),所述下封边(3)的侧表面开设有喷码窗(4),所述上封边(2)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封边(2)位于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装配组件(5),所述装配组件(5)包括支撑杆(53),所述持握组件(6)设置在支撑杆(53)的表面,所述持握组件(6)包括第一持握板(61),所述第一持握板(61)与支撑杆(5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持握板(61)表面开设有装配槽,所述第一持握板(61)位于装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持握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持握板(63)的侧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二持握板(63)位于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垫片(64),所述第一持握板(6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束缚架(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持握板(63)与装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转轴(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轴(62)关于第二持握板(63)呈左右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垫片(6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垫片(64)关于第二持握板(63)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阻尼垫片(64)与装配槽的内壁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5)还包括安装框(51),所述安装框(51)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5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衔接板(52),所述支撑杆(53)与衔接板(5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54),所述第一持握板(6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板(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衔接板(52)关于安装框(51)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衔接板(52)与第一持握板(61)的表面相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55)关于第一持握板(61)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块(55)与滑槽(54)的内壁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包括薄膜袋(1)、上封边(2)和持握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封边(2)与薄膜袋(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薄膜袋(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封边(3),所述下封边(3)的侧表面开设有喷码窗(4),所述上封边(2)的侧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上封边(2)位于通孔的内壁设置有装配组件(5),所述装配组件(5)包括支撑杆(53),所述持握组件(6)设置在支撑杆(53)的表面,所述持握组件(6)包括第一持握板(61),所述第一持握板(61)与支撑杆(53)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持握板(61)表面开设有装配槽,所述第一持握板(61)位于装配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持握板(6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持握板(63)的侧表面开设有圆槽,所述第二持握板(63)位于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垫片(64),所述第一持握板(6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有l形束缚架(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喷码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持握板(63)与装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转轴(6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欣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庆丰彩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