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车移动平台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39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叉车移动平台秤,包括:秤台装置,包括底框部件和架设于所述底框部件的秤台部件,所述底框部件的四角对应设置有调节支脚。叉车装置,连接于所述底框部件,所述调节支脚在所述叉车装置处于低位时抵接支撑至承载面。至少一个引坡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底框部件,所述引坡装置设置倾斜的引坡面,所述引坡面的最高点与所述秤台部件的称重平面平齐或高出预设值。叉车装置连接于底框部件,以方便带动秤台装置整体移动。引坡装置活动连接于底框部件,从而方便搬运至秤台装置后整体移动,方便引导物料移动称量。调节支脚凸出底框部件,以构成承载支撑结构,计量准确且移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衡器,涉及一种叉车移动平台秤


技术介绍

1、在一些移动称量的使用场景中,用于计量的平台秤需要通过叉车等搬运工具形成移动。其中,手动叉车可移动至平台秤的底部后,液压升降以控制平台秤悬空并搬运,通常该搬运方式适用于无框平台秤。然而,无框平台秤在叉车移动后至其他场地后需要手动调节,以使平台秤的支脚均能抵接至地面受力。而带框平台秤对使用场地的平整度要求低,其通过自身的底框装置进行限定,然而,底框与地面之间未设置叉车插入的活动空间。

2、中国专利cn210719388u公开了一种防爆双层可移动秤重设备,包括底盘、脚轮、地脚螺杆和称重机构,底盘上设有多个脚轮;底盘上以螺纹连接的方式旋有多个地脚螺杆,并通过旋动多个地脚螺杆以使脚轮与地面接触或相对地面悬空;称重机构设置在底盘的上端面上。

3、上述的称重设备还存在移动不便,物料上下料称量难度大,地脚螺旋需要调节等技术问题,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叉车移动平台秤。</p>

2、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的第一加强壁和第二加强壁,所述第一加强壁设置有避空缺口,所述叉车装置沿所述避空缺口插入所述底框部件,所述叉车装置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二地脚支架,所述调节支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包括弯折的折弯角铁,所述叉车装置连接于所述折弯角铁的折弯部位。

4.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部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连接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的第一加强壁和第二加强壁,所述第一加强壁设置有避空缺口,所述叉车装置沿所述避空缺口插入所述底框部件,所述叉车装置的一侧连接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另一侧连接至所述第二地脚支架,所述调节支脚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和第二地脚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包括弯折的折弯角铁,所述叉车装置连接于所述折弯角铁的折弯部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底板、第二支撑底板、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底板和第二支撑底板的外侧角铁,所述折弯角铁和所述外侧角铁相对设置,所述折弯角铁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底板和第二支撑底板,所述调节支脚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底板和第二支撑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叉车移动平台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脚支架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奇达张加海乐佳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朗科精工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