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2321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包括螺旋形轨道和安装在螺旋形轨道上的监测机构,监测机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驱动组件,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且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沿着螺旋形轨道移动,驱动组件包括底板、驱动轮和安装在底板顶面上的电机,驱动轮的轮轴穿过底板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底板的底面还安装有夹持轮,底板上设有安装孔,夹持轮的轮轴穿过该安装孔,夹持轮和驱动轮分别位于螺旋形轨道的两侧,且分别与螺旋形轨道的两侧贴合。本技术能对桩体外表面不同位置的腐蚀情况进行监测,增加了监测的范围,实现了更为有效的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监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的桩基础结构分为单桩、多桩和三脚桩基础。单桩基础由大直径钢管组成,是目前应用最多的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现有的海上风电单桩因长时间设置在海床上,海上风电单桩表面容易受到腐蚀,特别是与海面接触处。现有方案中,为增加海上风电单桩的抗腐蚀能力,往往需要在海上风电单桩表面上涂海上风电防腐蚀涂料,或在海上风电单桩上安装阴极保护装置。在较长时间后,海上风电单桩也还是容易发生腐蚀,特别是在海面变化区域内,因此需要对海上风电单桩腐蚀情况进行监测。

2、目前现有的海上风电监测装置大多固定安装在海上风电操作平台上,然而这种监测方式不能对不同位置处海上风电单桩表面上的腐蚀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固定安装的摄像头监测范围有限,难以实现有效的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对桩体外表面不同位置的腐蚀情况进行监测,监测范围有限,难以实现有效监测的技术问题

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形轨道(2)和安装在螺旋形轨道(2)上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且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沿着螺旋形轨道(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板、驱动轮(6)和安装在底板顶面上的电机(7),所述驱动轮(6)的轮轴穿过底板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还安装有夹持轮(8),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夹持轮(8)的轮轴穿过该安装孔,所述夹持轮(8)和驱动轮(6)分别位于螺旋形轨道(2)的两侧,且分别与螺旋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形轨道(2)和安装在螺旋形轨道(2)上的监测机构,所述监测机构包括图像采集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图像采集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上,且通过驱动组件能够沿着螺旋形轨道(2)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底板、驱动轮(6)和安装在底板顶面上的电机(7),所述驱动轮(6)的轮轴穿过底板与电机(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底板的底面还安装有夹持轮(8),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夹持轮(8)的轮轴穿过该安装孔,所述夹持轮(8)和驱动轮(6)分别位于螺旋形轨道(2)的两侧,且分别与螺旋形轨道(2)的两侧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轨道(2)两侧开设有卡槽(9),所述卡槽(9)沿螺旋形轨道(2)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轮(6)与夹持轮(8)分别与两个卡槽(9)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承载平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轨道(2)顶部开设有两条沿螺旋形轨道(2)长度方向延伸的通槽(10),两条所述通槽(10)分别与两条卡槽(9)内部连通,所述驱动轮(6)与夹持轮(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宗孙远刘玉帅郑涛郑子文陈浙新毕继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测绘与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