簇绒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27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文公开了簇绒制品,该簇绒制品包括具有竖直轴线的背衬。背衬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开放结构材料。开放结构材料包括多根纤维。多根纤维部分地基于纤维沿竖直轴线的可变性限定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穿过开放结构材料的空隙空间。空隙空间被构造成允许液体或蒸汽从开放结构材料的第一表面传递到第二表面。稀松布层联接到开放结构材料的相对的第二表面。稀松布层具有开放的网状结构。多根第二纤维簇绒穿过背衬并从开放结构材料的第一表面向上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内容总体上涉及簇绒制品,并且具体地,涉及具有可渗透背衬层的簇绒制品(例如,簇绒人造草皮制品或簇绒地毯制品)。


技术介绍

1、透气性和透水性对于簇绒制品(如地毯和人造草皮)可能是重要的。常规地,为了实现透气性和透水性,背衬具有穿过其形成的穿孔。例如,热针(例如,加热的锥形钉)、钻机或打孔机可刺穿背衬以形成穿孔,从而提供所需的透气性和透水性。然而,所述穿孔的形成增加了制造成本和时间,并且导致诸如机器维护和制造停机时间的复杂化。因此,需要一种背衬,其是足够透气或透水的,而不需要额外的工艺来形成穿过背衬的穿孔。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一个方面,本文描述了包括背衬的簇绒制品。背衬包括多根编织纤维,所述多根编织纤维限定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编织背衬结构。空隙空间限定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空隙空间被构造成允许液体或蒸气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表面传递到第二表面。稀松布层(scrim layer)联接到编织背衬结构的相对的第二表面。稀松布层具有开放的网状结构。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二表面和稀松布层配合以限定背衬的下表面。可选地,可将聚合物涂层施加到背衬的下表面。至少一部分稀松布防止聚合物涂层进入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限定的空隙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隙空间。

2、在一个方面,本文公开了包括具有竖直轴线的背衬的簇绒制品。背衬包括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开放结构材料。开放结构材料包括多根纤维。多根纤维部分地基于纤维沿竖直轴线的可变性限定从第一表面到第二表面穿过开放结构材料的空隙空间。空隙空间被构造成允许液体或蒸汽从开放结构材料的第一表面传递到第二表面。稀松布层联接到开放结构材料的相对的第二表面。稀松布层具有开放的网状结构。多根第二纤维簇绒穿过背衬并从开放结构材料的第一表面向上延伸。

3、在一个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形成簇绒制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多根纤维编织在一起以形成具有第一表面和相对的第二表面的编织背衬结构,编织背衬结构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限定空隙空间,其中空隙空间被构造成允许液体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表面传递到第二表面。多根第二纤维可簇绒穿过背衬,使得多根纤维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表面向上延伸。所述方法不包括形成穿过背衬的开口。

4、在一个方面,本文描述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如本文所公开的簇绒制品安装在底层地板上。液体通过限定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的空隙空间被接收。

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将部分地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在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得知。本技术的优点可以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要素和组合来实现和获得。应当理解,前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不是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限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到背衬下表面的聚合物涂层,其中至少一部分稀松布防止聚合物涂层进入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限定的空隙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松布层包括纱罗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沿竖直轴线到平行于第一表面的平面中的投影不具有开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松布层沿竖直轴线到所述平面的投影限定了开口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的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每英寸包括5至20个纬纱,并且其中编织背衬结构具有约1.5盎司每平方码至约8盎司每平方码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的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每英寸包括12至18个纬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具有约6盎司每平方码至约7盎司每平方码的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以平纹编织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不包括成形的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中的每根纤维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包含聚氨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簇绒穿过背衬并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表面向上延伸的多根第二纤维。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包括砂。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以约1lb每平方码至约3lb每平方码的重量提供。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第二纤维包括纱线。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是人造草皮。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是地毯。

20.一种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材料包括限定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其中所述空隙空间限定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空隙空间被构造成允许液体或蒸汽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表面传递到第二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材料的所述多根纤维包括针织纤维。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材料的所述多根纤维包括非编织材料。

24.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放结构材料的第二表面和稀松布层配合以限定背衬的下表面,其中所述簇绒制品还包括施加到背衬的下表面的聚合物涂层,其中至少一部分稀松布防止聚合物涂层进入开放结构材料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限定的空隙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隙空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0-23中任一项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不包括聚合物涂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绒制品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加到背衬下表面的聚合物涂层,其中至少一部分稀松布防止聚合物涂层进入在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的相应编织纤维之间限定的空隙空间中的至少一个空隙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松布层包括纱罗组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沿竖直轴线到平行于第一表面的平面中的投影不具有开口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稀松布层沿竖直轴线到所述平面的投影限定了开口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的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每英寸包括5至20个纬纱,并且其中编织背衬结构具有约1.5盎司每平方码至约8盎司每平方码的重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的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每英寸包括12至18个纬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具有约6盎司每平方码至约7盎司每平方码的重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以平纹编织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衬不包括成形的穿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背衬结构的多根编织纤维中的每根纤维具有大致矩形的横截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涂层包含聚氨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簇绒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簇绒穿过背衬并从编织背衬结构的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D·福勒M·马西斯
申请(专利权)人:肖氏工业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