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250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1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悬挑平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在楼体上的悬挑支撑杆,悬挑支撑杆的下侧设有与楼体连接的斜撑组件,悬挑支撑杆的悬臂端通过上拉组件与楼体连接;斜撑组件的上端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悬挑平台采用下撑上拉的结构对悬挑支撑杆提供支撑,能够较好的固定悬挑支撑杆,使悬挑支撑杆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便于进行悬挑平台的组装,能够快速实习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的连接,并且安拆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可以重复利用,减少钢材浪费,提高悬挑平台的搭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


技术介绍

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式各样的高层、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高空悬挑结构已不是个例。悬挑结构主要结构形式有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对于后两者结构形式在其下方需要一个操作平台用以搭设脚手架、高支模、绑扎钢筋以及浇筑混凝土,同时兼顾安全防护。此平台的可靠程度直接关系着其上悬挑结构施工过程的安全。

2、公开号为cn21469676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大悬挑钢桁架施工平台,采用三角形桁架作为标准榀,每两标准榀通过联梁连接组成一个吊装节;所述标准榀由平台主梁、主斜撑、竖向支撑、次斜撑及撑间梁连接组成;所述联梁包括连接两相邻平台主梁的上部联梁、连接两相邻竖向支撑的中部内侧联梁、连接两相邻主斜撑的中部外侧联梁以及连接竖向支撑和主斜撑的斜腹杆;所述平台主梁、主斜撑通过预埋件与已完结构行成整体受力。现有的悬挑施工平台仅采用三角形桁架为平台主体提供支撑,在悬挑平台伸出较长时,悬挑平台会承受超大载荷,此种做法施工的承载力不高,容易使悬挑平台的工字钢发生变形,易引起上部结构变形,影响混凝结构成形质量,极易发生安全质量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悬挑平台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在楼体上的悬挑支撑杆,悬挑支撑杆的下侧设有与楼体连接的斜撑组件,悬挑支撑杆的悬臂端通过上拉组件与楼体连接;斜撑组件的上端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悬挑平台采用下撑上拉的结构对悬挑支撑杆提供支撑,能够较好的固定悬挑支撑杆,使悬挑支撑杆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便于进行悬挑平台的组装,能够快速实习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的连接,提高悬挑平台的搭建效率。

4、所述斜撑组件包括斜撑杆,斜撑杆的上端通过固定设有连接块,斜撑杆通过连接块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斜撑杆的下端与楼体连接。斜撑杆的上端与连接块焊接连接,使斜撑杆与悬挑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角度固定,便于斜撑杆为悬挑支撑杆提供稳定支撑,保证悬挑平台的承重能力。

5、所述连接块上设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与悬挑支撑杆顶紧配合。在斜撑杆相对悬挑支撑杆滑动到位后,通过紧固组件进行紧固,使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的相对位置稳定,进而保证悬挑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保持稳定。

6、所述悬挑支撑杆为工字钢,连接块上设有滑槽,滑槽与工字钢的下翼板滑动连接。滑槽的截面形状与工字钢下翼板截面形状相同,避免连接块与悬挑支撑杆之间具有太大活动量,保证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在滑动过程中的相对稳定。

7、所述紧固组件为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连接块与悬挑支撑杆顶紧。具体的紧固螺栓穿过滑槽的顶壁与下翼板的上表面接触,紧固螺栓与连接块螺纹连接,紧固螺栓拧紧后紧固螺栓的端部顶紧下翼板的上表面。

8、所述工字钢的下翼板上设有定位槽,紧固螺栓的端部与定位槽配合。工字钢下翼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定位槽,紧固螺栓拧紧后,紧固螺栓的端部进入定位槽内,紧固螺栓的端部与定位槽配合对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的轴向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保证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相对位置稳定。

9、所述斜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栓与楼体连接。连接螺栓将连接板固定在楼体上,进而使斜撑杆的下端与楼体连接。

10、所述楼体上预埋有u型锚固螺栓,悬挑支撑杆卡入u型锚固螺栓内,u型锚固螺栓上设有锁紧螺母和角钢,锁紧螺母和角钢配合压紧悬挑支撑杆。锁紧螺母拧紧后,通过角钢将悬挑支撑杆进行压紧,进而实现悬挑支撑杆在楼体上的固定。

11、所述悬挑支撑杆上设有定位块,定位块与角钢配合。定位块焊接设置在悬挑支撑杆的上侧,定位块与角钢贴合,通过角钢和定位块的配合实现对悬挑支撑杆的轴向定位,进而保证悬挑支撑杆在楼体上安装稳定。

12、所述上拉组件包括拉绳和拉环,拉环设置在悬挑支撑杆上侧的楼体上,拉绳一端与拉环连接,拉绳的另一端与悬挑支撑杆的悬臂端连接。

13、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悬挑平台采用下撑上拉的结构对悬挑支撑杆提供支撑,能够较好的固定悬挑支撑杆,使悬挑支撑杆具有较大的承载力;同时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滑动连接便于进行悬挑平台的组装,能够快速实习斜撑组件与悬挑支撑杆的连接,并且安拆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可以重复利用,减少钢材浪费,提高悬挑平台的搭建效率。

14、有利于支撑上部荷载,平台可防止高空坠物,并且可以在上部有超重施工荷载工况下作业,再荷载允许工况下,可两到三层同时施工。此平台结构可在现场直接加工使用施工,可批量生产使用,很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15、斜撑杆的上端与连接块焊接连接,使斜撑杆与悬挑支撑杆之间的夹角角度固定,便于斜撑杆为悬挑支撑杆提供稳定支撑,保证悬挑平台的承重能力。在斜撑杆相对悬挑支撑杆滑动到位后,通过紧固组件进行紧固,使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的相对位置稳定,进而保证悬挑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斜撑杆和悬挑支撑杆保持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在楼体上的悬挑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悬挑支撑杆(2)的下侧设有与楼体连接的斜撑组件,悬挑支撑杆(2)的悬臂端通过上拉组件与楼体连接;斜撑组件的上端与悬挑支撑杆(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斜撑组件包括斜撑杆(1),斜撑杆(1)的上端通过固定设有连接块(11),斜撑杆(1)通过连接块(11)与悬挑支撑杆(2)滑动连接;斜撑杆(1)的下端与楼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块(11)上设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与悬挑支撑杆(2)顶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悬挑支撑杆(2)为工字钢,连接块(11)上设有滑槽,滑槽与工字钢的下翼板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为紧固螺栓(111),紧固螺栓(111)穿过连接块(11)与悬挑支撑杆(2)顶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工字钢的下翼板上设有定位槽(21),紧固螺栓(111)的端部与定位槽(21)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3、5、6任一项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斜撑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竖向布置的连接板(12),连接板(12)通过连接螺栓(4)与楼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楼体上预埋有U型锚固螺栓(5),悬挑支撑杆(2)卡入U型锚固螺栓(5)内,U型锚固螺栓(5)上设有锁紧螺母(51)和角钢(52),锁紧螺母(51)和角钢(52)配合压紧悬挑支撑杆(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悬挑支撑杆(2)上设有定位块(22),定位块(22)与角钢(52)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3、8、9任一项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上拉组件包括拉绳(3)和拉环(31),拉环(31)设置在悬挑支撑杆(2)上侧的楼体上,拉绳(3)一端与拉环(31)连接,拉绳(3)的另一端与悬挑支撑杆(2)的悬臂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包括水平设置在楼体上的悬挑支撑杆(2),其特征在于,悬挑支撑杆(2)的下侧设有与楼体连接的斜撑组件,悬挑支撑杆(2)的悬臂端通过上拉组件与楼体连接;斜撑组件的上端与悬挑支撑杆(2)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斜撑组件包括斜撑杆(1),斜撑杆(1)的上端通过固定设有连接块(11),斜撑杆(1)通过连接块(11)与悬挑支撑杆(2)滑动连接;斜撑杆(1)的下端与楼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块(11)上设有紧固组件,紧固组件与悬挑支撑杆(2)顶紧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悬挑支撑杆(2)为工字钢,连接块(11)上设有滑槽,滑槽与工字钢的下翼板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承载力悬挑平台,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为紧固螺栓(111),紧固螺栓(111)穿过连接块(11)与悬挑支撑杆(2)顶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承载力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少琦罗庆章陈海发吴斯陈毅德谢和材王智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