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风引液结构及具有其的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17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导风引液结构及具有其的烟机,所述导风引液结构,用于烟机,包括:内风箱和导风引液板,所述内风箱具有集风腔,所述内风箱的底板上设有风箱进风口,所述内风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并使所述集风腔上方窄下方宽,且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变矮;所述导风引液板设于所述集风腔内,所述导风引液板由前到后向下倾斜设置并向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前侧边缘处延伸,所述导风引液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适配并与之抵接,以在所述集风腔内形成挡风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导风引液结构,便于油污的收集,进而提升烟机的整洁度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吸油烟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导风引液结构及具有其的烟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烟机,由于风箱集风口两端的气流很大,气流经风箱进风口进入风道后,撞击在风道顶部,同时往两侧急速扩散,贴着内风箱的左侧壁面和右侧壁面绕过一圈,将油液吹往前端,造成油液在烟机的前端聚集而无法流到烟机后端的油盒中。因此,上述技术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导风引液结构,所述导风引液结构便于油污的收集,进而提升烟机的整洁度水平。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导风引液结构的烟机。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用于烟机,包括:

4、内风箱,所述内风箱具有集风腔,所述内风箱的底板上设有风箱进风口,所述内风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由上向下倾斜设置,并使所述集风腔上方窄下方宽,且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变矮;

5、导风引液板,所述导风引液板设于所述集风腔内,所述导风引液板由前到后向下倾斜设置并向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前侧边缘处延伸,所述导风引液板的左右两侧边缘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适配并与之抵接,以在所述集风腔内形成挡风结构;所述导风引液板的下端边缘向上延伸有第一挡板,并形成位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导风引液板的衔接处的第一导油槽;所述导风引液板的下端左右两侧设有导油流道,所述第一导油槽与所述导油流道连通,所述导油流道向后延伸至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后缘。

6、根据本技术的导风引液结构便于油污的收集,进而提升烟机的整洁度水平。

7、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还包括面板,所述面板上设有面板进风口和位于所述面板进风口后侧的滴油孔,所述面板进风口与所述风箱进风口对应;所述面板的下方连接有与所述滴油孔对应的接油盒,所述导油流道将收集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引流。

8、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面板进风口处形成有环绕所述面板进风口的风口翻边,所述风口翻边使面板进风口形成缩口状;沿所述风口翻边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第一装饰件,围绕所述风口翻边的左侧及右侧设置的第二装饰件,所述第一装饰件上设有第二导油槽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装饰件上设有导油面,所述第二导油槽与所述导油面连通,所述导油面将所述第二导油槽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引导。

9、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侧壁和后侧壁,所述前侧壁和所述后侧壁的左右两侧边均包括竖直段、弧形段和倾斜段,所述弧形段连接所述竖直段和所述倾斜段,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均包括第一竖直面、弧形面和倾斜面,所述弧形面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和所述倾斜面,所述第一竖直面的两侧与对应侧的竖直段连接,所述弧形面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弧形段连接,所述倾斜面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倾斜段连接。

10、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底板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倾斜面和后倾斜面,所述前倾斜面的上缘与所述前侧壁的下缘连接,所述后倾斜面的上缘与所述后侧壁的下缘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还设有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二竖直面的两侧与所述前倾斜面和后倾斜面的对应侧边缘连接;所述导风引液板的上端与所述前侧壁的上缘连接。

11、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前侧边缘向上延伸有第三挡板,并形成位于所述第三挡板与所述底板的衔接处的第三导油槽;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倾斜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三挡板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前侧。

12、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风箱进风口的前缘设有向前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的前板,所述前板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前侧壁的上缘连接,所述前板的前侧边缘和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有折边,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的第一竖直面向所述前板处延伸并与所述前板的对应侧的折边连接。

13、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导风引液结构,所述导风引液板与前侧壁的夹角为α,所述前倾斜面与所述前侧壁的夹角为β,30°<α<45°,α<β<70°;所述前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5°<γ<20°。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烟机,设置有如第一方面任一种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还包括上风箱,所述上风箱与所述内风箱连接,所述上风箱内设有排烟风机,所述排烟风机由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其下端位于所述导风引液板上方,所述排烟风机的蜗壳的最低端设有漏油孔。

15、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烟机,还包括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进油端与所述排烟风机的蜗壳上的漏油孔对正,所述导油管的出油端延伸至烟机后侧的滴油孔处。

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烟机,所述烟机与上述的导风引液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风引液结构,用于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3),所述面板(3)上设有面板进风口(31)和位于所述面板进风口(31)后侧的滴油孔(32),所述面板进风口(31)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对应;所述面板(3)的下方连接有与所述滴油孔(32)对应的接油盒(4),所述导油流道(23)将收集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32)引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进风口(31)处形成有环绕所述面板进风口(31)的风口翻边,所述风口翻边使面板进风口(31)形成缩口状;沿所述风口翻边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第一装饰件(33),围绕所述风口翻边的左侧及右侧设置的第二装饰件(34),所述第一装饰件(33)上设有第二导油槽(331)和第二挡板(332),所述第二装饰件(34)上设有导油面(341),所述第二导油槽(331)与所述导油面(341)连通,所述导油面(341)将所述第二导油槽(331)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32)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侧壁(112)和后侧壁(113),所述前侧壁(112)和所述后侧壁(113)的左右两侧边均包括竖直段(1121)、弧形段(1122)和倾斜段(1123),所述弧形段(1122)连接所述竖直段(1121)和所述倾斜段(1123),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均包括第一竖直面(121)、弧形面(122)和倾斜面(124),所述弧形面(122)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121)和所述倾斜面(124),所述第一竖直面(121)的两侧与对应侧的竖直段(1121)连接,所述弧形面(122)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弧形段(1122)连接,所述倾斜面(124)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倾斜段(11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倾斜面(114)和后倾斜面(115),所述前倾斜面(114)的上缘与所述前侧壁(112)的下缘连接,所述后倾斜面(115)的上缘与所述后侧壁(113)的下缘连接;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还设有第二竖直面(125),所述第二竖直面(125)的两侧与所述前倾斜面(114)和后倾斜面(115)的对应侧边缘连接;所述导风引液板(2)的上端与所述前侧壁(112)的上缘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的前侧边缘向上延伸有第三挡板(1111),并形成位于所述第三挡板(1111)与所述底板(11)的衔接处的第三导油槽(1112);所述第一挡板(21)和所述第三挡板(1111)倾斜设置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挡板(21)和所述第三挡板(1111)向下的投影位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的前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的前缘设有向前延伸并向上倾斜设置的前板(14),所述前板(14)的后侧边缘与所述前侧壁(112)的上缘连接,所述前板(14)的前侧边缘和左右两侧边缘向上延伸有折边,所述左侧板(12)和所述右侧板(13)的第一竖直面(121)向所述前板(14)处延伸并与所述前板(14)的对应侧的折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引液板(2)与前侧壁(112)的夹角为α,所述前倾斜面(114)与所述前侧壁(112)的夹角为β,30°<α<45°,α<β<70°;所述前板(14)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γ,5°<γ<20°。

9.一种烟机,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风箱(5),所述上风箱(5)与所述内风箱(1)连接,所述上风箱(5)内设有排烟风机(6),所述排烟风机(6)由前到后向上倾斜设置,其下端位于所述导风引液板(2)上方,所述排烟风机(6)的蜗壳的最低端设有漏油孔(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油管(7),所述导油管(7)的进油端与所述排烟风机(6)的蜗壳上的漏油孔(61)对正,所述导油管(7)的出油端延伸至烟机后侧的滴油孔(32)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风引液结构,用于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3),所述面板(3)上设有面板进风口(31)和位于所述面板进风口(31)后侧的滴油孔(32),所述面板进风口(31)与所述风箱进风口(111)对应;所述面板(3)的下方连接有与所述滴油孔(32)对应的接油盒(4),所述导油流道(23)将收集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32)引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进风口(31)处形成有环绕所述面板进风口(31)的风口翻边,所述风口翻边使面板进风口(31)形成缩口状;沿所述风口翻边的前侧及后侧设置有第一装饰件(33),围绕所述风口翻边的左侧及右侧设置的第二装饰件(34),所述第一装饰件(33)上设有第二导油槽(331)和第二挡板(332),所述第二装饰件(34)上设有导油面(341),所述第二导油槽(331)与所述导油面(341)连通,所述导油面(341)将所述第二导油槽(331)的油液向所述滴油孔(32)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侧壁(112)和后侧壁(113),所述前侧壁(112)和所述后侧壁(113)的左右两侧边均包括竖直段(1121)、弧形段(1122)和倾斜段(1123),所述弧形段(1122)连接所述竖直段(1121)和所述倾斜段(1123),所述左侧板(12)和右侧板(13)均包括第一竖直面(121)、弧形面(122)和倾斜面(124),所述弧形面(122)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面(121)和所述倾斜面(124),所述第一竖直面(121)的两侧与对应侧的竖直段(1121)连接,所述弧形面(122)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弧形段(1122)连接,所述倾斜面(124)的两侧与对应侧的倾斜段(11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风引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的前后两侧边缘分别向上延伸有前倾斜面(114)和后倾斜面(115),所述前倾斜面(114)的上缘与所述前侧壁(112)的下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注佳岑振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澄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