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091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包括动力部分、运动部分、打磨部分与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包括电源与气源;所述运动部分包括底板,底板上方设有上下移动装置与左右移动装置;所述打磨部分包括支撑杆、导线管、竖梁、电机、打磨杆与打磨片,打磨片通过螺母固定在打磨杆上;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气源电源控制线与遥控器。同时,公开了该自动打磨系统的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精确的打磨人为无法打磨的小口径管道,及时处理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系统,涉及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复合管缺陷打磨的自动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中涉及大量的特种管道,需要具备耐高温耐腐蚀特性,因此需要使用具有耐蚀合金层包覆在所述耐蚀合金层外的基材层的耐蚀合金复合管。但是在焊接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或环境因素,焊接过程中耐蚀合金层与基材层的融合会存在缺陷,因此需要将存在缺陷的区域去除掉后重新堆焊。针对口径较小的复合管时,由于耐蚀合金的硬度较高机加工车床去除缺陷费时费力且成本较高通常不会采用,但由于口径过小长度较长人工打磨人工和时间成本较高。

2、因此,需要针对性开发自动打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精确的打磨人为无法打磨的小口径管道,及时处理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有效精确的打磨人为无法打磨的小口径管道,及时处理焊接缺陷。

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分、运动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分、运动部分、打磨部分与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包括电源(1)与气源(2);所述运动部分包括底板(27),底板(27)上方设有上下移动装置与左右移动装置;所述打磨部分包括支撑杆(5)、导线管(6)、竖梁(7)、电机(11)、打磨杆(12)与打磨片(13),打磨片(13)通过螺母(14)固定在打磨杆(12)上;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气源电源控制线(32)与遥控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1)上方与电线(10)连接,电线(10)通过支撑杆(5)、导线管(6)与电机(1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分、运动部分、打磨部分与控制部分,动力部分包括电源(1)与气源(2);所述运动部分包括底板(27),底板(27)上方设有上下移动装置与左右移动装置;所述打磨部分包括支撑杆(5)、导线管(6)、竖梁(7)、电机(11)、打磨杆(12)与打磨片(13),打磨片(13)通过螺母(14)固定在打磨杆(12)上;所述控制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气源电源控制线(32)与遥控器(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1)上方与电线(10)连接,电线(10)通过支撑杆(5)、导线管(6)与电机(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2)左侧设有出气端(3)与软管(4)连接,软管(4)、支撑杆(5)、导线管(6)、竖梁(7)、软管接头(8)与出气软管(9)依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2)右侧设有电磁阀(15),电磁阀(15)的电磁阀ⅰ端(151)分别通过第一中间软管(16)与第一气压缸(21)的气压缸ⅰ端(211)进气排气口、通过第二中间软管(17)与第二气压缸(23)的气压缸ⅲ端(231)进气排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打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阀(15)的电磁阀ⅱ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龙马策石少坚王磊孙骞张皓孙洁
申请(专利权)人:福尼斯南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