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042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构建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集,基于灰数理论构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并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构建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损益决策矩阵,确定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正负靶心向量,基于前景理论计算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基于模糊熵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方法基于前景理论求解评估指标权重,能够提升评估结果准确度,引入置信水平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能够提高评估结果可信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需求响应潜力评估领域,具体涉及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新型电力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用户侧资源种类繁多、利益关系复杂。用户侧资源存在难以集中调控、主观性强、不确定性强的特点,其响应潜力不仅受到天气、时间、负荷特性等物理因素影响,更应考虑峰谷电价差、用户风险偏好、用户参与意愿度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导致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潜力难以准确评估。通过评估不同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能够支撑负荷聚合商实施需求侧资源调动,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精准量化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支撑电网需求响应相关激励政策制定,适配用户侧资源持有者参与需求响应的主观意愿,提高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

2、目前,已有一些关于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研究:

3、专利《工业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动态评估方法和装置》提出了一种工业负荷需求响应潜力动态评估方法和装置。首先,从电力数据库中查询并获取目标区域内电力用户对应的度电产值、供电可靠值以及订单饱和值;其次,根据所得数据查询预设规则表,得到对应用户参与率,表征工业负荷参与电网调节的潜力;最后,基于获取到的工业负荷对应电力调节潜力和用户参与度,确定工业负荷的需求响应潜力。

4、专利《一种行业典型用户电力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提出了一种行业典型用户电力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首先,基于集成经验模态负荷分解和需求响应意愿提取行业用户需求响应特征;其次,基于行业用户需求响应特征和卷积自注意力机制评估行业典型用户需求响应潜力。

5、然而,现有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仍然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6、1)现有方法忽略了用户侧资源持有者对于参与需求响应的主观期望、需求响应参与过程中对待风险的态度、主观认知能力局限性等因素对需求响应潜力评估过程的影响,导致评估结果难以体现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真实潜力,影响评估结果准确性。

7、2)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涉及到的社会性、主观性要素较多,现有方法只注重最终得到的评估结果,而忽略了对评估结果置信水平的衡量,导致评估结果置信度较低、准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基于前景理论求解评估指标权重,提升评估结果准确度,引入置信水平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提高评估结果可信度。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提出基于灰数理论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方法、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可信度分析方法,并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构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系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s1:提出基于灰数理论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方法;

5、s2: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

6、s3:提出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度分析方法;

7、s4: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8、s5:构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系统。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提出基于灰数理论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方法。首先,构建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集,并将指标分为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其次,构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最后,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得各评估指标处于同一量纲下进行综合评估。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首先,构建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损益决策矩阵,展现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和权衡关系;其次,确定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正负靶心向量,衡量不同指标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前景理论计算需求响应评估指标权重,设计优化问题求解最佳评估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提出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度分析方法。首先,计算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正靶心距离、负靶心距离和相对靶心度;其次,计算用户侧资源在单一维度评估指标下的相对靶心度;最后,通过模糊熵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度,计算置信相对靶心度,以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首先,对需求响应潜力不同的12个用户侧资源进行需求响应潜力评估,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其次,将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与4种传统评估算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评估准确度大幅提高;最后,展示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在采用前景理论与损益函数前后对12个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构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决策矩阵控制器、指标权重控制器和置信结果控制器三部分。决策矩阵控制器部分包括评估指标集构建模块、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模块以及评估指标规范化处理模块;指标权重控制器部分包括损益决策矩阵构建模块和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模块;置信结果控制器部分包括相对靶心度计算模块和评估结果置信度分析模块。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在获取规范化多维决策矩阵和指标期望参照向量的基础上,首先,构建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损益决策矩阵,有助于决策者更全面地理解各项指标间的关联性和权重;其次,确定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正负靶心向量,衡量不同指标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前景理论计算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通过前景理论体现用户侧资源持有者参与需求响应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期望与偏好、对待风险的态度以及主观认知能力,能够实现各指标权重的科学分配,进而提高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16、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度分析方法。首先,计算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正负靶心距离和相对靶心度,综合评估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其次,计算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在单一评估指标维度的相对靶心度,有效度量单一维度评估指标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最后,通过模糊熵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并计算用户侧资源置信相对靶心度,有效提高了评估结果的置信度和准确性;

...

【技术保护点】

1.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灰数理论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方法。构建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集,并将指标分为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构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得各评估指标处于同一量纲下进行综合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构建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损益决策矩阵,展现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和权衡关系;确定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正负靶心向量,衡量不同指标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程度;基于前景理论计算需求响应评估指标权重,设计优化问题求解最佳评估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可信度分析方法。计算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正靶心距离、负靶心距离和相对靶心度;计算用户侧资源在单一维度评估指标下的相对靶心度;通过模糊熵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置信度,计算置信相对靶心度,以衡量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仿真实例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对需求响应潜力不同的12个用户侧资源进行需求响应潜力评估,验证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的准确率;将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与4种传统评估算法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算法相较于传统算法评估准确度大幅提高;展示本专利技术所提算法在采用前景理论与损益函数前后对12个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评估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构建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决策矩阵控制器、指标权重控制器和置信结果控制器三部分。决策矩阵控制器部分包括评估指标集构建模块、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模块以及评估指标规范化处理模块;指标权重控制器部分包括损益决策矩阵构建模块和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模块;置信结果控制器部分包括相对靶心度计算模块和评估结果置信度分析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灰数理论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构建方法。构建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集,并将指标分为效益型和成本型指标;构建需求响应潜力评估多维决策矩阵;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多维评估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使得各评估指标处于同一量纲下进行综合评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累积前景相对靶心度的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指标权重求解方法。构建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损益决策矩阵,展现各项指标间的相互影响和权衡关系;确定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的正负靶心向量,衡量不同指标对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的影响程度;基于前景理论计算需求响应评估指标权重,设计优化问题求解最佳评估指标权重分配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会物理融合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提出基于模糊熵的用户侧资源需求响应潜力评估结果可信度分析方法。计算用户侧资源参与需求响应的正靶心距离、负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中伟丁添李梓铭潘超刘希刘健阳周文周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