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UV涂料技术

技术编号:41320300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UV涂料,所述UV树脂主要包含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端羟基聚硅氧烷、丙三醇、1,4‑丁二醇1份、丙烯酸羟乙酯、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等组分;通过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分开滴加,与端羟基聚硅氧烷反应,经丙三醇、1,4‑丁二醇扩链,得到具有网状结构的聚氨酯,所述聚氨酯含双键量高、官能度高,制备的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光泽度高、硬度高,对塑胶基材吸附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uv树脂,具体涉及一种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及其制备方法、uv涂料。


技术介绍

1、聚氨酯是由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聚合而成的聚合物,因其具有颜色浅、硬度高、耐磨、光泽度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涂料、胶黏剂、油墨等领域。但在电子元器件、医疗、汽车零部件等应用领域,对涂料的高耐性有更高要求。因为这些组件的材质为pc、pet、abs等塑胶件,涂层结构只有单层,因此其上的涂层不仅需要高的硬度、耐污、防水等物性,还要求对各类塑胶基材有优异的附着力。

2、专利cn101348554b公开了一种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聚醚改性聚硅氧烷作为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反应,得到应用于用于手套、医疗用导管等表面的涂饰有机硅改性的水性聚氨酯树脂。通过此方法得到的水性聚氨酯,有机硅是以主链的形式进入大分子结构中,提高了分子柔性,理论上对耐污有提高,但会降低硬度等方面的性能。

3、专利cn114853975b公开了一种uv固化水性含硅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超支化不饱和有机硅亲水预聚与二异氰酸酯反应,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胶膜强度高、硬度高,但柔韧性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经反应制得,所述组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丙三醇和1,4-丁二醇,所述丙三醇和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四丁基锡、三苯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经反应制得,所述组分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为丙三醇和1,4-丁二醇,所述丙三醇和1,4-丁二醇的摩尔比为1:(1.5-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催化剂,所述有机锡催化剂为四丁基锡、三苯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辛酸亚锡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硅氧烷的分子量为500-20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羟基聚硅氧烷为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端羟丙基聚硅氧烷中的任意一种。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强附着力的uv树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佑康贺紫城赵明分钟新云
申请(专利权)人:英德市澳玛尔康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