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016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包括步骤:(1)取纤维素分散液,在恒温水浴和持续搅拌下向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酸溶液,得到纤维素酸性分散液;然后向纤维素酸性分散液中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常温反应1~6h,得到纤维素杂化SiO<subgt;2</subgt;溶胶;(2)将植物染色织物浸入纤维素杂化SiO<subgt;2</subgt;溶胶中充分浸轧,将浸轧后的植物染色织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水洗并烘干,完成固色;所述纤维素分散液为细菌纤维素分散液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分散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细菌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杂化SiO<subgt;2</subgt;溶胶进行固色,使植物染色织物表面浮色少、色牢度高,同时还保障了织物的服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植物染产品具有天然生态、安全等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工业化植物染色的研究也广泛开展。然而,植物染料与化学染料相比,其分子中活性基团较少,故与织物的结合力较弱,在外界作用下化学键易断裂,造成色彩脱落;且受生产技术和成本的限制,植物染料制品中往往存在植物组织、土壤等大量固体杂质,它们的混合物难以有效分离,在染色工序中也阻碍色素分子与纤维的结合;另外,大多数植物色素难溶于水,在染液中的分散性不佳,致使染色后的织物表面附着大量不稳定的浮色颗粒物;且还有部分植物染料化学稳定性差,在高温、高酸碱度等条件下容易被破坏,因此只能在相对温和的环境下进行染色,但易造成染色反应不充分,使染色后的织物色牢度低。为提高植物染纤维的色牢度,目前对植物染产品的固色方法主要是媒染法和纳米二氧化硅固色法,但媒染法容易造成染色不匀,且对小分子量的姜黄等染料固色效果较差;《溶胶-凝胶法提高染料染色牢度的研究》公开了将纳米二氧化硅溶胶-凝胶法用于染色织物固色处理,虽然可以有较好的固色效果,但应用到染色织物上容易造成织物发硬、舒适性差。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既能实现植物染色织物固色,又不影响服用性能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利用细菌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杂化sio2溶胶进行固色,使植物染色织物表面浮色少、色牢度高,同时还保障了织物的服用性能。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包括步骤:

4、(1)制备纤维素杂化sio2溶胶

5、取纤维素分散液,在恒温水浴和持续搅拌下向纤维素分散液中加入酸溶液,得到纤维素酸性分散液;然后向纤维素酸性分散液中缓慢滴加正硅酸乙酯,常温反应1~6h,得到纤维素杂化sio2溶胶;

6、(2)固色

7、将植物染色织物浸入纤维素杂化sio2溶胶中充分浸轧,将浸轧后的植物染色织物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水洗并烘干,完成固色。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为细菌纤维素分散液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分散液,其中,所述细菌纤维素分散液中的细菌纤维素是由直径3~4nm的细菌纤维素微纤丝组合成的40~60nm粗的纤维束,其相互交织形成发达的超精细网格结构;所述纳米纤维素微纤丝分散液中纳米纤维素微纤丝的直径为20~60nm,长度为2~30μm。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10%,优选为2~6%。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酸在纤维素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2.5%。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酸溶液为磷酸、醋酸、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杂化sio2溶胶中的sio2质量浓度为5~20%,优选为5~10%。

1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25~45℃。

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处理采用预烘干与焙烘,预烘干温度为50~90℃,预烘干时间为1~10min;焙烘温度为100~150℃,焙烘时间为1~10min。

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干燥处理采用直接烘干,烘干温度为50~150℃,烘干时间为1~10min。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利用细菌纤维素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与sio2溶胶杂化,可降低sio2在溶胶中的浓度,改善传统溶胶-凝胶固色后纤维变硬的问题,并通过浸轧-烘干使溶胶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且具有良好附着力的纤维素-sio2结构,起到阻止色素分子脱落的作用,提高色牢度;利用本专利技术的固色方法进行固色处理后的织物表面浮色少、色牢度高,并仍能保持一定的柔性,不影响织物的服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为细菌纤维素分散液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分散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酸在纤维素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酸溶液为磷酸、醋酸、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杂化SiO2溶胶中的SiO2质量浓度为5~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恒温水浴的温度为25~4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干燥处理采用预烘干与焙烘,预烘干温度为50~90℃,预烘干时间为1~10min;焙烘温度为100~150℃,焙烘时间为1~1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干燥处理采用直接烘干,烘干温度为50~150℃,烘干时间为1~10min。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为细菌纤维素分散液或纳米纤维素微纤丝分散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纤维素分散液的质量浓度为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酸在纤维素分散液中的质量浓度为0.1~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染色织物的固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酸溶液为磷酸、醋酸、盐酸、硫酸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光亭姜伟孙颉晴张元明李臻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