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00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包括:浇筑地下室底板和第一段地下室外墙,在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之间浇筑两组混凝土支墩,在两组混凝土支墩之间浇筑第一段外挂井,拆除第一段外挂井正上方且位于负一层楼板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支护腰梁,浇筑第二段地下室外墙和负一层楼板,在负一层楼板与支护桩之间浇筑两组负一层楼板支撑柱,在两组负一层楼板支撑柱之间浇筑第二段外挂井,拆除第二段外挂井正上方且位于负一层楼板与地下室顶板之间的支护腰梁,浇筑第三段地下室外墙和地下室顶板,在地下室顶板与支护桩之间浇筑两组顶板支撑柱,在两组顶板支撑柱之间浇筑第三段外挂井。在不改变外挂井设计尺寸的条件下实现外挂井与地下室结构同步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建筑工程中,常有井结构设计为外挂形式,位于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间。传统的外挂井结构同相邻结构同步施工,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即可满足要求,施工需要一定的操作空间。但很多项目往往存在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间隙太小,外挂井结构同支护腰梁位置重叠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浇筑地下室底板和第一段地下室外墙,

5、s2、在地下室底板与支护桩之间浇筑两组混凝土支墩,

6、s3、在两组混凝土支墩之间浇筑第一段外挂井,

7、s4、拆除第一段外挂井正上方且位于负一层楼板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支护腰梁,

8、s5、浇筑第二段地下室外墙和负一层楼板,

9、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底板一体浇筑,所述第一段地下室外墙的顶端低于靠近地下室底板的支护腰梁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墩的底端与地下室底板的底端齐平,所述混凝土支墩的厚度等于地下室底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外挂井的浇筑过程为:S31、在支护桩上植入多根均匀分布的第一植筋,在第一段地下室外墙上预埋有第一预埋止水螺杆;S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地下室外墙与地下室底板一体浇筑,所述第一段地下室外墙的顶端低于靠近地下室底板的支护腰梁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墩的底端与地下室底板的底端齐平,所述混凝土支墩的厚度等于地下室底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外挂井的浇筑过程为:s31、在支护桩上植入多根均匀分布的第一植筋,在第一段地下室外墙上预埋有第一预埋止水螺杆;s32、绑扎第一段外挂井钢筋,并将第一段外挂井钢筋与第一植筋、第一预埋止水螺杆焊接;s33、安装第一段外挂井浇筑模板;s34、向第一段外挂井浇筑模板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形成第一段外挂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限空间外挂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外挂井的浇筑过程为:s71、在支护桩上植入多根均匀分布的第二植筋,在第二段地下室外墙上预埋有第二预埋止水螺杆;s72、绑扎第二段外挂井钢筋,并将第二段外挂井钢筋与第二植筋、第二预埋止水螺杆、第一段外挂井钢筋焊接;s73、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郝黎明孙志权王术亮侯超艺李永智陈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华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