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94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设有中心孔,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为45%‑68%,多孔基体的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发热件,至少部分预埋入多孔基体的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发热件包括沿中心孔的轴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其中,雾化芯具有第一功率模式和第二功率模式,在第一功率模式下,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中的一者进行作业;在第二功率模式下,第一发热网和第二发热网二者均进行作业。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雾化芯能够实现充分供液及充分雾化,能够极大地提升雾化口感,减少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的异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1、雾化芯用于雾化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供用户吸食,雾化芯包括陶瓷和发热丝,发热丝制成类似弹簧,然后发热丝嵌入到陶瓷中加热陶瓷,从而雾化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但是气溶胶基质被雾化成气溶胶后,由于发热不均匀,使得气溶胶口味差异极大,特别是气溶胶口味的表达不全或者出现其他异味。

2、同时,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陶瓷雾化芯通常是将发热膜设计成s形附着在方形陶瓷表面,其容易出现雾化不充分而导致雾化设备产生的气雾口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雾化不充分导致的雾化口感较差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芯。该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设有中心孔,所述多孔基体的孔隙率为45%-68%,所述多孔基体的平均孔径为10μm-25μm;发热件,至少部分预埋入所述多孔基体的中心孔的内壁面之下,所述发热件包括沿所述中心孔的轴向间隔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还包括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三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相互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自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沿相反的方向环设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还包括第一电连接部、第二电连接部和第三电连接部,所述第一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发热网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电连接部和所述第三电连接部相互电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网和所述第二发热网自所述第一电连接部沿相反的方向环设于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其中所述第二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电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连接部的两侧且彼此相错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网包括多个第一热传导部和相连接的多个第一发热单元,多个所述第一热传导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且沿所述第一发热单元轴向的边缘两侧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和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热传导部和所述第二热传导部均沿同一方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10-35mm2,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为5-30mm2,所述第一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单元的区域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单元为菱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一发热单元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依次相连接;所述第二发热单元为方形单元,多个所述第二发热单元在所述中心孔的内壁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发热网沿所述中心孔的周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发热网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宝林周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星辰满天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