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891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板,墙体板的一侧设置为插接凹槽,墙体板的另一侧设置为插接组件,插接凹槽的上、下两侧的墙体板分别开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与插接凹槽连通设置,竖向通孔的上、下两侧对称限位环一,限位环一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定位柱一,定位柱的底端穿过竖向通孔安装有限位块,定位柱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二,限位环二与竖向通孔上部设置的限位环一之间抵接有弹簧一,实现了墙体板之间拆装便利、快捷,提高了建筑装配墙体的施工效率,降低了墙体板安装难度,极大提高了墙体板安装应用市场选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墙体,具体涉及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和可提高建筑质量的优点,进而逐步替代传统建筑,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一般使用加工好的墙体、柱和房梁等进行组装加工。

2、公开(公告)号:cn116695904a,公开了建筑用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内部贯穿有配装结构,所述墙体的内部贯穿有辅助对接结构,所述墙体的表面设置有防火板,所述防火板的一侧设置有吸音棉层;本技术通过将墙体一端的插块插入相邻墙体一端的插槽内后,通过转动盘带动转动杆与第二锥齿进行转动,使得双向螺纹杆在第一锥齿与第二锥齿相啮合的一同进行转动,而随着双向螺纹杆的不断转动,其外壁螺纹连接的两个移动块则会带动一端固定连接的l型夹块进行相向移动。

3、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墙体板之间的连接结构过于复杂,安装难度大,不利于高效率的完成装配过程施工,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实现快速的墙体板之间的拼接安装,以及快速的拆卸组装。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板,墙体板的一侧设置为插接凹槽,墙体板的另一侧设置为插接组件,插接凹槽的上、下两侧的墙体板分别开设有竖向通孔,竖向通孔与插接凹槽连通设置,竖向通孔的上、下两侧对称限位环一,限位环一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定位柱一,定位柱的底端穿过竖向通孔安装有限位块,定位柱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二,限位环二与竖向通孔上部设置的限位环一之间抵接有弹簧一,定位柱套接安装在弹簧一的内部,插接组件包括横向柱、限位球一、插接光滑球一,横向柱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墙体板的端面上,横向柱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球一的顶端,限位球一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插接光滑球一。

3、优选的,墙体板与墙体板连接处的侧端面通过固定板与螺栓安装。

4、优选的,限位块为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切割为弧形坡面结构。

5、优选的,弧形坡面结构与限位球一为同圆心结构。

6、优选的,定位柱的顶端面设置有拉环。

7、优选的,限位球一、插接光滑球一均为半圆形球体,且两者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8、综上,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实现了墙体板之间拆装便利、快捷,提高了建筑装配墙体的施工效率,降低了墙体板安装难度,极大提高了墙体板安装应用市场选择;

9、具体为:当其中一个墙体板与另一个墙体板插接安装时,插接光滑球一抵接在两个限位块,由于力的抵接关系,迫使两个限位块朝向相互远离方向移动,当插接光滑球一完成从两个限位块之间穿过后,两个限位块再次向下弹出,限位块的底部端面与限位球一的表面贴合,且限位块7临近插接光滑球一的一侧表面与插接光滑球一的水面表面抵接,以实现对插接光滑球一限位固定安装,实现两个墙体板的插接安装;

10、在拆卸时,通过向上提起定位柱,插接光滑球一的水平表面与限位块解除抵接,拉动一侧的墙体板,使插接组件脱离出插接凹槽,完成两个墙体板拆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板(1),墙体板(1)的一侧设置为插接凹槽(3),墙体板(1)的另一侧设置为插接组件(2),插接凹槽(3)的上、下两侧的墙体板(1)分别开设有竖向通孔(4),竖向通孔(4)与插接凹槽(3)连通设置,竖向通孔(4)的上、下两侧对称限位环一(5),限位环一(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底端穿过竖向通孔(4)安装有限位块(7),定位柱(6)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二(11),限位环二(11)与竖向通孔(4)上部设置的限位环一(5)之间抵接有弹簧一(12),定位柱(6)套接安装在弹簧一(12)的内部,插接组件(2)包括横向柱(13)、限位球一(14)、插接光滑球一(15),横向柱(13)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墙体板(1)的端面上,横向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球一(14)的顶端,限位球一(1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插接光滑球一(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板(1)与墙体板(1)连接处的侧端面通过固定板(16)与螺栓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块(7)为矩形块,矩形块的底部切割为弧形坡面结构(1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弧形坡面结构(17)与限位球一(14)为同圆心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柱(6)的顶端面设置有拉环(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限位球一(14)、插接光滑球一(15)均为半圆形球体,且两者的圆心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板(1),墙体板(1)的一侧设置为插接凹槽(3),墙体板(1)的另一侧设置为插接组件(2),插接凹槽(3)的上、下两侧的墙体板(1)分别开设有竖向通孔(4),竖向通孔(4)与插接凹槽(3)连通设置,竖向通孔(4)的上、下两侧对称限位环一(5),限位环一(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定位柱(6),定位柱(6)的底端穿过竖向通孔(4)安装有限位块(7),定位柱(6)的中部设置有限位环二(11),限位环二(11)与竖向通孔(4)上部设置的限位环一(5)之间抵接有弹簧一(12),定位柱(6)套接安装在弹簧一(12)的内部,插接组件(2)包括横向柱(13)、限位球一(14)、插接光滑球一(15),横向柱(13)的顶端固定设置在墙体板(1)的端面上,横向柱(13)的底端固定连接限位球一(14)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守杰张靖陈海强赵贺周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力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