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882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臼杯和与臼杯配合设置的髋臼上部填充块、分型通用填充块、髂骨后上方填充块、臼底填充块、坐骨耻骨填充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髋臼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的骨缺损,有效恢复髋臼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假体与骨面的紧密贴合,尽可能的降低假体与骨面的微动,填补缺损位置,重新恢复臼窝的半球形的生理结构,进而对臼杯提供更好的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稳定可靠、适用广泛、填充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使得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数量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则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翻修数量的增长。由于实行髋关节翻修术的前提是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假体出现了松动或者是手术效果不好,导致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对已置换关节的再次修复。一般而言,此时骨骼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损,因此有效修复骨缺损,重建骨的解剖结构,是髋关节翻修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2、髋臼翻修组件系统是一组用于髋关节翻修术的植入性假体,可以用于髋臼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的骨缺损。

3、目前,髋关节翻修术的植入性假体包括臼杯,在植入臼杯时需要进行髋臼上部缺损重建、paprosky分型严重的缺损重建、髂骨后上方缺损重建、髋臼底部缺损重建或坐骨耻骨缺损重建。

4、其中,在髋关节翻修术中,臼杯上会预留多个螺钉孔,对于未使用螺钉的螺钉孔,一般会采用封堵螺钉将此孔堵住。但现有臼杯上封堵螺钉的底部未采用骨小梁结构,导致半球形臼杯的外表面不是一个完整的骨小梁表面,后期骨长入效果较差。

5、(1)髋臼上部缺损重建:

6、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原假体被取出后、新假体植入前需使用对应工具打磨骨骼表面,以便使得髋臼垫块植入时具有相匹配的外形轮廓。打磨完成后选择与轮廓相匹配的髋臼垫块固定在适当位置,后选择相对应的臼杯进行后续操作。

7、但现有的髋臼垫块在植钉前需人工把持或使用克氏针进行固定,术者操作繁琐,且髋臼垫块与臼杯组合后,髋臼垫块会遮挡臼杯的植钉孔。

8、(2)paprosky分型严重的缺损重建:

9、paprosky分型中严重的缺损分型包括paproskyⅱc、paproskyⅲa和paproskyⅲb。

10、目前,一、采用臼底打压植骨的方式:术中先用髋臼锉将臼底磨锉至点状出血,再将同种异体骨植入填充到臼底,最后植入臼杯。但该种方式中使用的同种异体骨价格昂贵,骨源很少,且骨质易吸收,术后翻修率高,不易形成骨长入。

11、二、采用cup on cup技术:术中先用髋臼锉将臼底磨锉至点状出血,针对臼底部缺损先植入形状、大小相近的臼杯进行预填充后再将外杯安放在内侧臼杯的外面进行固定。但采用该技术会使臼杯匹配性较差,且填充效果不佳,术后还容易造成外杯脱位。

12、三、利用augment垫块进行拼接:术中先用髋臼锉将臼底磨锉至点状出血,将两个相同规格型号的augment垫块用骨水泥连接植入髋臼底部区域,再将臼杯植入到垫块之上进行固定。但利用该方法不利于术中安装,且手术时间较长,填充效果不佳,术中引入大量骨水泥也容易造成术后感染。

13、(3)髂骨后上方缺损重建:

14、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垫体侧壁上开设用于与髋臼槽外壁配合定位的定位腔,定位腔呈垫体侧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凹槽状,垫体上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纳螺钉的钉孔;调整垫片,位于垫体上一侧并与垫体固定连接,调整垫片有两相对侧壁呈夹角设置,其中一侧壁正对垫体;骨小梁结构,均匀分布且固设于垫体正对的调整垫片的外壁上。

15、但上述重建过程中,骨小梁区域未采用分区设计,后期骨长入效果较差,且应力分布不均匀易造成假体松动的问题。而现有的方形垫块在安装时没有自稳定结构,垫块容易发生位移,不利于垫块的初始稳定;安装后两个垫块之间易发相对转动,也不利于垫块的长期稳定;

16、垫块凹陷处与臼杯配合时,需要用骨水泥进行粘接,有粘接不牢的风险,导致后期会产生微动;此外,安装过程没有器械把持的位置,需要用手直接拿取安放,术中操作不便捷,若用加持钳夹取,则容易掉落。

17、(4)髋臼底部缺损重建:

18、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于臼底部分的骨缺损,使用的是圆形垫片将缺损位置填充上,重新恢复臼窝的生理形状。但圆形垫片是通过骨水泥粘结的,骨水泥粘接不牢靠,初始稳定性较差,后期易发生松动。

19、(5)坐骨耻骨缺损重建:

20、在髋关节翻修术中,对于坐骨耻骨的骨缺损,使用的是一种延伸的垫块,将垫块的柄部插进缺损的位置,基面凹陷的位置与臼杯配合,重新恢复臼窝的生理形状。但现有延伸垫块植入后柄部易产生旋转,自稳定性较差,后期易发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稳定可靠、适用广泛、填充效果好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包括臼杯和与臼杯配合设置的髋臼上部填充块、分型通用填充块、髂骨后上方填充块、臼底填充块、坐骨耻骨填充块,所述臼杯呈半球形;

3、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与骨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内表面与臼杯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突入骨内部的脊状结构,该脊状结构可以解决髋臼上部填充块植钉前稳定性较低、手术步骤繁杂的问题;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中部设置有凹陷槽,该凹陷槽不但解决了产品整体质量偏大导致产期稳定性受影响的问题,还解决了与臼杯配合植入后遮挡臼杯植入螺钉孔的问题;

4、所述分型通用填充块呈半球形,该分型通用填充块的内侧曲面与臼杯外表面配合,外侧曲面与生理髋臼贴合;该分型通用填充块上设置有若干条脊结构,相邻脊结构之间形成镂空,便于术中有更多空间安装螺钉固定假体,同时减轻假体重量,便于术者术中操作,可获得更充足的手术视野。所述分型通用填充块每条脊结构上均设有螺钉孔;

5、所述髂骨后上方填充块包括第一填充体、第二填充体和方形连接条,所述第一填充体包括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不同区域表面采用不同网格的大小,使宿主骨均匀骨长入,避免应力分布不均而造成平台假体松动等问题,实现骨长入更快、更均,更牢,同时分区设计的不同网格大小与骨水泥的交锁能力也更强,减少松动,所述第一分区上安装有第二填充体,用于填补更深的骨缺损;所述第二分区突出第一分区设置,该第二分区内部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ⅰ;所述第三分区呈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上设置有若干骨水泥槽,用于配合安装臼杯,进而固定臼杯,骨水泥可以进入骨水泥槽中,增大第一填充体和臼杯的粘接稳定;所述第二填充体为对称结构,其表面四角位置设置有塔刺,表面四边位置设置有若干凸起,塔刺使第二填充体在安装时可以扎进皮质骨中,增加第二填充体的自稳定;凸起呈齿条状,分布在表面的四周,使得第二填充体在安装时可以与皮质骨有更大的摩擦力,进一步增加稳定,更利于初始稳定。所述第二填充体侧边位置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ⅱ,所述方形连接条插入填充体连接孔ⅰ和填充体连接孔ⅱ将第一填充体和第二填充体连接固定,减少后期两个填充体发生相对转动和移动,更利于长期稳定;

6、所述臼底填充块为中心位置内凹式结构,该臼底填充块内凹一侧设置有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用于连接固定臼杯;

7、所述坐骨耻骨填充块包括凹面结构和凹面结构底部的手柄,所述凹面结构与臼杯配合,用于恢复臼窝的生理形状,更好地支撑臼杯;所述手柄用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臼杯和与臼杯配合设置的髋臼上部填充块、分型通用填充块、髂骨后上方填充块、臼底填充块、坐骨耻骨填充块,所述臼杯呈半球形;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与骨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内表面与臼杯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突入骨内部的脊状结构,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中部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分型通用填充块呈半球形,该分型通用填充块的内侧曲面与臼杯外表面配合,外侧曲面与生理髋臼贴合;该分型通用填充块上设置有若干条脊结构,相邻脊结构之间形成镂空,每条所述脊结构上均设有螺钉孔;所述髂骨后上方填充块包括第一填充体、第二填充体和方形连接条,所述第一填充体包括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述第一分区上安装有第二填充体,所述第二分区突出第一分区设置,该第二分区内部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Ⅰ;所述第三分区呈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上设置有若干骨水泥槽,所述第二填充体表面设置有塔刺和若干凸起,该第二填充体侧边位置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Ⅱ,所述方形连接条插入填充体连接孔Ⅰ和填充体连接孔Ⅱ将第一填充体和第二填充体连接固定;所述臼底填充块为中心位置内凹式结构,该臼底填充块内凹一侧设置有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用于连接固定臼杯;所述坐骨耻骨填充块包括凹面结构和凹面结构底部的手柄,所述凹面结构与臼杯配合设置,所述手柄用于插进坐骨或耻骨缺损的位置,该手柄的远端呈锥形且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臼杯外表面为骨小梁结构,该臼杯上设置有若干个螺钉孔,用于安装螺钉,所述螺钉包括植入螺钉和封堵螺钉,所述封堵螺钉的底部平面采用骨小梁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呈橘瓣状,整体外形为扁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型通用填充块内侧曲面和外侧曲面均采用骨小梁结构,外侧曲面孔隙率为70%-90%;内侧曲面孔隙率为60%-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体上设置有万向螺钉孔Ⅰ、植骨孔Ⅰ、螺纹孔Ⅰ和临时固定孔Ⅰ;所述第二填充体上设置有与万向螺钉孔Ⅰ对应设置的螺钉孔,与植骨孔Ⅰ对应设置的植骨孔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区表面骨小梁的孔径为0.2mm-0.4mm,孔隙率为50%-60%;所述第二分区表面骨小梁的孔径为0.41mm-0.6mm,孔隙率为61%-75%;所述第三分区骨小梁的孔径为0.61mm-0.8mm,孔隙率为76%-90%,三个分区的骨小梁厚度均为1mm-2mm;所述第二填充体采用骨小梁结构,孔径为0.4-0.8mm,孔隙率为50%-90%,厚度为1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臼底填充块的形状为圆形,所述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贯穿圆心设置,该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两侧对称设置有螺钉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臼底填充块的形状为五角星形,所述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位于五角星形的五个缺口位置,所述臼底填充块背侧设置有臼底填充块塔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臼杯和与臼杯配合设置的髋臼上部填充块、分型通用填充块、髂骨后上方填充块、臼底填充块、坐骨耻骨填充块,所述臼杯呈半球形;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与骨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内表面与臼杯接触;该髋臼上部填充块的外表面设置有突入骨内部的脊状结构,所述髋臼上部填充块中部设置有凹陷槽;所述分型通用填充块呈半球形,该分型通用填充块的内侧曲面与臼杯外表面配合,外侧曲面与生理髋臼贴合;该分型通用填充块上设置有若干条脊结构,相邻脊结构之间形成镂空,每条所述脊结构上均设有螺钉孔;所述髂骨后上方填充块包括第一填充体、第二填充体和方形连接条,所述第一填充体包括第一分区、第二分区和第三分区,所述第一分区上安装有第二填充体,所述第二分区突出第一分区设置,该第二分区内部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ⅰ;所述第三分区呈弧面结构,所述弧面结构上设置有若干骨水泥槽,所述第二填充体表面设置有塔刺和若干凸起,该第二填充体侧边位置设置有填充体连接孔ⅱ,所述方形连接条插入填充体连接孔ⅰ和填充体连接孔ⅱ将第一填充体和第二填充体连接固定;所述臼底填充块为中心位置内凹式结构,该臼底填充块内凹一侧设置有臼底填充块骨水泥槽,用于连接固定臼杯;所述坐骨耻骨填充块包括凹面结构和凹面结构底部的手柄,所述凹面结构与臼杯配合设置,所述手柄用于插进坐骨或耻骨缺损的位置,该手柄的远端呈锥形且设有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髋臼翻修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臼杯外表面为骨小梁结构,该臼杯上设置有若干个螺钉孔,用于安装螺钉,所述螺钉包括植入螺钉和封堵螺钉,所述封堵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保权贾述飞邢娜徐福东
申请(专利权)人:嘉思特医疗器材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