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输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187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输运系统,包括:多个液体处理槽,配置为各自独立地处理液体并输出处理后的液体;第一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的进液端分别与各液体处理槽连接;缓存槽,与第一连接管道的出液端连接,配置为接收并缓存多个液体处理槽经由第一连接管道输出的处理后的液体;第二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的进液端与缓存槽连接;以及液体贮槽,与第二连接管道的出液端相连,配置为经由第二连接管道接收缓存槽受控输出的处理后的液体。本系统避免了大工作强度的人工转运,极大地降低了人员工作量并缩短了液体转运时间,同时可提升处理区的液体处理能力,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体输送,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输运系统


技术介绍

1、液体输运在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液体处理(如配制)区与利用液体进行生产的生产区分开的场景,液体输运的效率将极大地影响整体的生产效率。

2、然而,在此类生产场景中,例如在金刚线生产的电镀车间中,目前多采用人工将液体(如镀液)从液体处理区转运到生产区的方式,工作强度大且效率低下,液体转运时间长,转运过程也存在液体浪费,这导致整体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而且,由于处理区已处理好的液体无法及时转运出去,使得处理好的液体仍需占用处理区中处理槽的空间进行存放,这降低了处理区的液体处理能力,进一步导致整体生产效率的降低。因此,亟需一种改善的液体输运系统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液体输运系统。

2、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行液体转运的液体输运系统,以缩短液体转运时间,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3、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升处理区的液体处理能力。

4、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保证液体输运系统的安全性。

5、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输运系统,包括:

6、多个液体处理槽,配置为各自独立地处理液体并输出处理后的液体;

7、第一连接管道,第一连接管道的进液端分别与各液体处理槽连接;

8、缓存槽,与第一连接管道的出液端连接,配置为接收并缓存多个液体处理槽经由第一连接管道输出的处理后的液体;

9、第二连接管道,第二连接管道的进液端与缓存槽连接;以及

10、液体贮槽,与第二连接管道的出液端相连,配置为经由第二连接管道接收缓存槽受控输出的处理后的液体。

11、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12、多个第一阀门,每一第一阀门对应于一个液体处理槽设置,用于关闭或打开液体处理槽的液体输出。

13、可选地,第一连接管道包括与缓存槽连接的总管、以及多个支管,每一支管的一端作为第一连接管道的进液端与一个液体处理槽连接,另一端与总管连接,且每一支管上设置有一个第一阀门。

14、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15、第一液体输送泵,设置于第一连接管道上,配置为受控开启以驱动处理后的液体从液体处理槽经由第一连接管道流入缓存槽中。

16、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17、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缓存槽处,用于检测缓存槽内的液位;以及

18、第一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液体输送泵和第一液位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配置为监控第一液位传感器的缓存槽液位感测信号,并控制第一液体输送泵的启停。

19、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20、第二液体输送泵,设置于第二连接管道上,配置为受控开启以驱动缓存槽中的液体经由第二连接管道流入液体贮槽中。

21、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22、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道上,用于控制第二连接管道的通断。

23、可选地,第二阀门为电动阀门,且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24、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液体贮槽处,用于检测液体贮槽内的液位;以及

25、第二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二液体输送泵、第二阀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通过电信号连接,配置为监控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液体贮槽液位感测信号,并控制第二液体输送泵和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26、可选地,该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27、手动常开阀门,设置于第二连接管道上。

28、可选地,液体处理槽为镀液处理槽,液体贮槽为电镀车间的镀液母槽。

29、本技术提供的液体输运系统,利用第一连接管道和第二连接管道作为流通管路,使处理好的液体从处理区的液体处理槽自动、快速地进入生产区的液体贮槽,避免了大工作强度的人工转运,极大地降低了人员工作量并缩短了液体转运时间,从而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本技术的液体输运系统通过设置多个液体处理槽和用于缓存从处理区转运的处理后的液体的缓存槽,使处理好的液体能够及时从处理区转运出去,进而可将液体已转运出去的液体处理槽空出用于继续处理液体,这提升了处理区的液体处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

30、进一步地,通过为每一个液体处理槽设置一个第一阀门来关闭或打开该液体处理槽的液体输出,使各液体处理槽能够互不影响地进行液体处理和液体转运的连续操作,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液体处理能力的提升。

31、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来分别监控缓存槽和液体贮槽的液位,并分别控制第一液体输送泵和第二液体输送泵的启停,防止缓存槽和液体贮槽中的液体溢出,保证液体输运系统的安全性。

32、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33、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包括与所述缓存槽连接的总管、以及多个支管,每一所述支管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进液端与一个所述液体处理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接,且每一所述支管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为电动阀门,且所述液体输运系统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处理槽为镀液处理槽,所述液体贮槽为电镀车间的镀液母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道包括与所述缓存槽连接的总管、以及多个支管,每一所述支管的一端作为所述第一连接管道的进液端与一个所述液体处理槽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总管连接,且每一所述支管上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输运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壮壮王佳伟王秀伟赵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治高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