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板凳的技术,尤指一种易于相互折叠而形成具有椅背的座椅,且能快速组装或分离的多功能板凳。
技术介绍
从古至今,长板凳的使用已相当普及,不仅店家会设置长板凳以供较多人数乘坐,一般集会、庙会等人数众多的场合都会应用到长板凳,并且近年来复古风兴起,长板凳更是被广泛的使用,就连居家生活也会设置长板凳,以增添复古的气氛与格调。 现有的长板凳的结构,具有一长方形的座板部以及位于座板部两侧下方的支撑部,支撑部通常为复数长形的支架或是长形板体,以用来支撑座椅部的重量。然而此种现有长板凳由于座板部的宽度小,且不具有一般座椅的椅背的设置,所以在长时间使用下容易产生不舒适感,因此仅能提供使用者短时间内简便的乘坐,相对降低了现有长板凳的实用性。 有鉴于此,为了改善上述现有长板凳的缺失,所以有相关业者研发出改良的专利,例如台湾专利证书号第M334671号新型专利,其结构包括宽度较宽的第一板凳构件和第二板凳构件,第一板凳构件于底端设有两对第一脚柱及一容纳槽。第二板凳构件底部设有一对第二脚柱及一延伸板,使第一板凳构件和第二板凳构件间可以作摊开或折叠操作,第二板凳构件的延伸板在摊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凳,具有前、后相互枢接的第一前本体和第一后本体,使该第一前本体可翻折的设于该第一后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板凳,具有前、后相互枢接的第一前本体和第一后本体,使该第一前本体可翻折的设于该第一后本体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一第二板凳,其相邻的设 于该第一板凳的一侧边,该第二板凳具有前、后相互枢接且对应该第一前本体和第一后本 体的第二前本体和第二后本体,使该第二前本体可对应第一前本体而翻折的设于该第二后 本体上。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板凳的一侧边设有至少一第 一组接部,该第二板凳具有至少一对应该第一组接部的第二组接部,使该第一组接部和第 二组接部可相互组接或分离,以令该第一板凳和第二板凳可组接成一体或相互分离。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接部为定位柱,该第二组接 部为定位槽。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板凳,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分别为 穿孔,可通过一轴杆穿置于该第一组接部和第二组接部的穿孔...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