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825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涉及石墨烯改性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充电箱体,箱门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承托板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石墨烯改性电池本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手柄设置在所述石墨烯改性电池本体的上面,充电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防撞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外部,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防火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通过在充电箱体的外面设置防撞装置来减小碰撞给充电箱体带来的冲击和损坏,通过充电箱体的下方设置散热装置来对石墨烯改性电池降温,通过设置防火装置来对充电箱体里的石墨烯改性电池进行灭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烯改性电池,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电池也是石墨烯最早商用的一大重要领域。之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已成功研制出表面附有石墨烯纳米图层的柔性光伏电池板,可极大降低制造透明可变形太阳能电池的成本,这种电池有可能在夜视镜、相机等小型数码设备中应用。另外,石墨烯超级电池的成功研发,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容量不足以及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极大加速了新能源电池产业的发展。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为石墨烯在新能源电池行业的应用铺就了道路。

2、石墨烯电池虽然具有续航长、使用寿命高等优点,但是和普通的电池一样,具有充电时间长等缺点,所以现在具有共享电池,在合适的地方设置充电装置,充电装置中同时对多个电池进行充电,供相关人员用没电的电池替换充满电的电池,由于充电装置在室外温度较高,且石墨烯电池在充电时会发热,可能会发生损坏和起火,充电装置也会发生碰撞,给充电装置和电池带来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充电箱体,箱门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承托板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石墨烯改性电池本体活动连接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手柄设置在所述石墨烯改性电池本体的上面,充电结构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内部,防撞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箱体的外部,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防火装置设置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上面,支撑结构固定连接在所述充电箱体的下方,所述防撞装置包括有防撞内板、一号活动扣、一号连接杆、二号活动扣、二号连接杆、三号活动扣、连接块、伸缩杆、滑轮、减震弹簧结构、防撞外板,所述防撞内板固定连接在充电箱体的上,所述一号活动扣固定连接在防撞内板上,所述一号连接杆活动连接在一号活动扣上,所述二号活动扣活动连接在一号连接杆上,所述二号连接杆活动连接在二号活动扣上,所述三号活动扣活动连接在二号连接杆上,所述三号活动扣固定连接在防撞外板上,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在二号活动扣上,所述伸缩杆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滑轮固定连接在伸缩杆上,所述减震弹簧结构固定连接在连接块上,所述防撞内板和防撞外板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轮与滑槽滑动连接。

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通风条孔、电机、转轴、转盘、扇叶、连接柱、冷凝液管、吸热板,所述通风条孔开设在散热装置上,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散热装置上,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盘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扇叶固定连接在转盘上,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在散热装置上,所述冷凝液管固定连接在连接柱上,所述吸热板固定连接在充电箱体上。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散热装置来对石墨烯改性电池降温,通过通风条孔来进行通风通气,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工作,从而发挥散热作用。

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火装置包括有烟雾传感器、灭火箱、传输管、喷头,所述烟雾传感器固定连接在充电箱体上,所述灭火箱固定连接在充电箱体上,所述传输管贯穿连接在灭火箱上,所述喷头固定连接在传输管上。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火装置来对充电箱体里的石墨烯改性电池进行灭火,通过烟雾传感器发生感应,传输信息,通过灭火箱、传输管、喷头来灭火,到达保护的效果。

8、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箱门结构包括有箱门、门把手,所述箱门固定安装在充电箱体上,所述门把手固定连接在箱门上。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箱门结构可以将充电箱体打开,通过门把手方便将箱门打开。

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有支撑腿、底座板,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充电箱体上,所述底座板固定连接在支撑腿上。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支撑结构的数量为四个,通过支撑腿支撑充电装置,底座板具有稳固的效果。

1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充电结构包括有充电腔、充电接口,所述充电腔设置在充电箱体上,所述充电接口设置在充电箱体上。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充电腔、充电接口设置的目的是为了石墨烯改性电池本体可以进行充电。

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撞装置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防撞装置的设置是为了对充电箱体在发生碰撞时能够提供保护,减小损伤。

16、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7、第一步,对石墨烯改性电池充电时,先通过箱门结构将充电箱体打开,通过门把手将箱门打开,通过在充电箱体内设置承托板来放置石墨烯改性电池,将石墨烯改性电池推进设置的充电结构中,然后与充电接口对接开始充电;

18、第二步,通过在充电箱体的外面设置防撞装置来减小碰撞给充电箱体带来的冲击和损坏,当防撞外板受到碰撞时,由一号活动扣、一号连接杆、二号活动扣、二号连接杆、三号活动扣的作用,使力向两侧发散,再通过防撞内板和防撞外板上开设的滑槽、连接块、伸缩杆、滑轮、减震弹簧结构将力逐步抵消,从而对充电箱体实现保护;

19、第三步,通过充电箱体的下方设置散热装置来对石墨烯改性电池降温,通过通风条孔来进行通风通气,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工作,从而发挥散热作用;

20、第四步,在发生意外时,通过设置防火装置来对充电箱体里的石墨烯改性电池进行灭火,通过烟雾传感器发生感应,传输信息,通过灭火箱、传输管、喷头来灭火,到达保护的效果。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更加安全,对充电装置的防护更加彻底。

22、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在充电箱体的外面设置防撞装置来减小碰撞给充电箱体带来的冲击和损坏,当防撞外板受到碰撞时,由一号活动扣、一号连接杆、二号活动扣、二号连接杆、三号活动扣的作用,使力向两侧发散,再通过防撞内板和防撞外板上开设的滑槽、连接块、伸缩杆、滑轮、减震弹簧结构将力逐步抵消,从而对充电箱体实现保护的效果。

23、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及其方法,通过充电箱体的下方设置散热装置来对石墨烯改性电池降温,通过通风条孔来进行通风通气,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工作,从而发挥散热作用,在发生意外时,通过设置防火装置来对充电箱体里的石墨烯改性电池进行灭火,通过烟雾传感器发生感应,传输信息,通过灭火箱、传输管、喷头来灭火,到达保护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8)包括有通风条孔(801)、电机(802)、转轴(803)、转盘(804)、扇叶(805)、连接柱(806)、冷凝液管(807)、吸热板(808),所述通风条孔(801)开设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电机(802)连接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转轴(803)连接在电机(802)上,所述转盘(804)连接在转轴(803)上,所述扇叶(805)连接在转盘(804)上,所述连接柱(806)连接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冷凝液管(807)连接在连接柱(806)上,所述吸热板(808)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装置(9)包括有烟雾传感器(901)、灭火箱(902)、传输管(903)、喷头(904),所述烟雾传感器(901)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灭火箱(902)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传输管(903)连接在灭火箱(902)上,所述喷头(904)连接在传输管(90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结构(2)包括有箱门(201)、门把手(202),所述箱门(201)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门把手(202)连接在箱门(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10)包括有支撑腿(1001)、底座板(1002),所述支撑腿(1001)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底座板(1002)连接在支撑腿(100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6)包括有充电腔(601)、充电接口(602),所述充电腔(601)设置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充电接口(602)设置在充电箱体(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装置(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对称分布。

8.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方法,用于使用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石墨烯改性电池进行充电,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8)包括有通风条孔(801)、电机(802)、转轴(803)、转盘(804)、扇叶(805)、连接柱(806)、冷凝液管(807)、吸热板(808),所述通风条孔(801)开设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电机(802)连接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转轴(803)连接在电机(802)上,所述转盘(804)连接在转轴(803)上,所述扇叶(805)连接在转盘(804)上,所述连接柱(806)连接在散热装置(8)上,所述冷凝液管(807)连接在连接柱(806)上,所述吸热板(808)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石墨烯改性电池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装置(9)包括有烟雾传感器(901)、灭火箱(902)、传输管(903)、喷头(904),所述烟雾传感器(901)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灭火箱(902)连接在充电箱体(1)上,所述传输管(903)连接在灭火箱(902)上,所述喷头(904)连接在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遵义李杰彭玉姣吕光祥方晨旭戚晓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