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防放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74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防放反装置,硅片由传输带传输过程中,位于机架上的识别装置对位于传输带第一端的硅片进行识别,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将识别结果传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机械手电连接,接收识别装置检测结果后,判断硅片是否放反,如果硅片放反,控制机械手运行将硅片翻转,如未放反硅片继续传输;机械手至少设置于输送装置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能够将硅片夹持离开传输带后进行翻转将硅片归位,操作过程高度自动化,且能够精准对放反的硅片进行翻转,操作简单同时有效提升效率,也可避免硅片放反发生不良,影响电池片生产,有效提升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硅片生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硅片防放反装置


技术介绍

1、制作太阳能电池的步骤主要有:制绒、前硼扩、激光se、后硼扩、去背面边缘bsg、背抛光、lpcvd、磷扩散、去正面边缘psg、碱正刻、ald、正背镀、丝网印刷。

2、在上述流程中有针对硅片正反面不同的工艺环节,但是并未有检测电池片朝向装置,就可能发生本该在正面进行的工艺由于硅片放反而作用在背面的情况。

3、现有技术中,通过利用片盒底部的凹槽和顶部的凹槽位置差异,设置调节活动块,使其当片盒正放时,片盒在片盒滑轨体上滑动时,调节活动块能够进入底部凹槽,当片盒反放时,调节活动块不能进入顶部的凹槽,从而使片盒只能以固定方向推入自动上下片机,防止上片时将片盒放反;此防放反过程只能防止片盒内所有硅片全部放反的情况,对于硅片进入制作工序后发生放反的情况并未有针对性措施,对于发生硅片放反后的操作也并未公开,操作过程自动化程度较弱。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在生产过程精准识别每一片硅片是否放反的并可将放反硅片进行翻转归位的硅片防放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上料过程中可以依次识别硅片是否放反,如果放反可自动将硅片翻转归位的硅片防放反装置。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硅片防放反装置,包括输送装置、识别装置、控制装置、机架和机械手,其中,

3、输送装置沿第一方向延伸,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台面,台面上设有传输带,传输带包括沿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硅片置于传输带上由第一端传输至第二端,硅片沿垂直于台面的方向上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具有标记点;识别装置固定于机架,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4、控制装置,接收识别装置的检测结果,与机械手电连接;

5、机械手沿第二方向至少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一侧,夹持并翻转硅片,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

6、可选的,识别装置包括至少一台相机。

7、可选的,沿第三方向,机架与传输带相对设置,机架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沿第二方向,传输带的两侧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支架,支架设置于第一端和/或第二端;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机架。

8、可选的,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传输带两端的传输轴,传输带套设在传输轴的外侧,至少其中一个传输轴连接电机。

9、可选的,还包括与输送装置连接的自动上料机,自动上料机位于第一端,自动上料机包括吸附装置和上料盒,吸附装置包括吸附上料盒内硅片的吸盘。

10、可选的,还包括固定在机架的红外计数器,红外计数器包括探测仪,探测仪监测传输带传输硅片的数量。

11、可选的,第二端连接刻蚀机台。

12、可选的,机械手包括相互连接的夹持机构和传送机构,其中,

13、传送机构包括固定部和可调部,固定部与输送装置可拆卸式连接,可调部与固定部远离输送装置一端可旋转式连接,可调部另一端与夹持机构可旋转式连接。

14、可选的,固定部包括两端分别与可调部和输送装置侧面连接的固定柱;可调部包括两端分别与夹持机构和固定部连接的支柱。

15、可选的,沿第二方向,机械手设置于输送装置的两侧。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硅片防放反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17、本技术提供的硅片防放反装置,通过输送装置的传输带传输硅片,正面具有标记点的硅片由前端工序结束后被运输到传输带上,可由传输带的第一端传输至第二端进入后续工序,传输过程中,位于机架上的识别装置对位于传输带第一端的硅片进行识别,识别装置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将识别结果传送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机械手电连接,接受识别装置检测结果后,判断硅片是否放反,如果硅片放反,控制机械手运行将硅片翻转,如未放反硅片继续传输;机械手至少设置于输送装置沿第二方向的一侧,能够将硅片夹持离开传输带后进行翻转将硅片归位,识别以及翻转硅片过程中传输带持续运行,不会影响后续硅片的传输,操作过程高度自动化,且能够精准对放反的硅片进行翻转,操作简单同时有效提升效率,也可避免硅片放反发生不良,影响电池片生产,有效提升良品率。

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19、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识别装置、控制装置、机架和机械手,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包括至少一台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机架与所述传输带相对设置,所述机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传输带的两侧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传输带两端的传输轴,所述传输带套设在所述传输轴的外侧,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传输轴连接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的自动上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位于所述第一端,所述自动上料机包括吸附装置和上料盒,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附所述上料盒内所述硅片的吸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的红外计数器,所述红外计数器包括探测仪,所述探测仪监测所述传输带传输所述硅片的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连接刻蚀机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包括相互连接的夹持机构和传送机构,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可调部和所述输送装置侧面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可调部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夹持机构和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支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机械手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识别装置、控制装置、机架和机械手,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装置包括至少一台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三方向,所述机架与所述传输带相对设置,所述机架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传输带的两侧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支架,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机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设置于所述传输带两端的传输轴,所述传输带套设在所述传输轴的外侧,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传输轴连接电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防放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的自动上料机,所述自动上料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静李瑞峰张宁邱彦凯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上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