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542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外壳、内壳、集气组件、生物组件、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内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并且二者之间围合形成外反应区,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设置在外反应区内部,集气组件连接在内壳的内部并且将内壳的内部分隔成内反应区和沉淀区,内反应区的中上部通过集气组件与外反应区的顶部相连通,外反应区的底部与内反应区的底部相连通,生物组件设置在内壳的内部,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设置在内反应区内部并且位于生物组件的周侧,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能够形成有效载体,使生化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系统不再需要养泥操作,维护容易,运行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尤其是涉及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污水处理领域,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和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均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大多为大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缩小版,同时大多采用生化处理工艺,如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或缺氧-好氧工艺等。

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大多需要养泥,在养泥时,微生物大多缺乏有效载体,导致生化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维护和控制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微生物大多缺乏有效载体,导致生化系统无法稳定运行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外壳、内壳、集气组件、生物组件、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所述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并且二者之间围合形成外反应区,所述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设置在所述外反应区内部,所述集气组件连接在所述内壳的内部并且将所述内壳的内部分隔成内反应区和沉淀区,所述内反应区的中上部通过集气组件与所述外反应区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外反应区的底部与所述内反应区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生物组件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内部,所述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设置在所述内反应区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生物组件的周侧。

4、优选地,所述集气组件包括导气罩、气提管和内筒,所述内筒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内部,所述导气罩连接在所述内壳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内筒的下方,所述气提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罩的顶部和所述外反应区相连通,所述导气罩和所述内筒将所述内壳内部分成所述内反应区和所述沉淀区。

5、优选地,所述导气罩包括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外沿与所述内壳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其内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高位端相连接。

6、优选地,所述气提管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气提管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7、优选地,所述气提管的高位端的端部水平设置。

8、优选地,所述生物组件包括生物孵化器和循环泵,所述生物孵化器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相连接,所述生物孵化器设置在所述内壳内部的下部,所述循环泵设置在所述内壳内部的上部。

9、优选地,所述内壳的底部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若干个过流口,所述过流口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反应区的底部与所述内反应区的底部通过所述过流口形成连通。

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通过管路与所述外反应区相连通。

11、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沉淀区相连通。

12、优选地,所述沉淀区内设置有排水堰槽,所述排水堰槽连接在所述内壳的内部并且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外反应区和内反应区,并在外反应区内部设置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在内反应区内部设置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能够形成有效载体,使生化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系统不再需要养泥操作,维护起来更加容易,运行起来更加简单,也能够大幅度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集气组件(3)、生物组件(4)、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5)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6),所述内壳(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并且二者之间围合形成外反应区(71),所述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5)设置在所述外反应区(71)内部,所述集气组件(3)连接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并且将所述内壳(2)的内部分隔成内反应区(72)和沉淀区(73),所述内反应区(72)的中上部通过集气组件(3)与所述外反应区(7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外反应区(71)的底部与所述内反应区(7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生物组件(4)设置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所述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6)设置在所述内反应区(72)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生物组件(4)的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组件(3)包括导气罩(31)、气提管(32)和内筒(33),所述内筒(33)设置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所述导气罩(31)连接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内筒(33)的下方,所述气提管(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罩(31)的顶部和所述外反应区(71)相连通,所述导气罩(31)和所述内筒(33)将所述内壳(2)内部分成所述内反应区(72)和所述沉淀区(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罩(31)包括第一连接段(311)和第二连接段(312),所述第一连接段(31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311)的外沿与所述内壳(2)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其内沿与所述第二连接段(312)的高位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管(32)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气提管(32)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管(32)的高位端的端部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组件(4)包括生物孵化器(41)和循环泵(42),所述生物孵化器(41)通过管路与所述循环泵(42)相连接,所述生物孵化器(41)设置在所述内壳(2)内部的下部,所述循环泵(42)设置在所述内壳(2)内部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的底部与所述外壳(1)之间形成若干个过流口(81),所述过流口(81)沿周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外反应区(71)的底部与所述内反应区(72)的底部通过所述过流口(81)形成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82),所述排污口(82)通过管路与所述外反应区(71)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上部设置有排水口(83),所述排水口(83)通过管路与所述沉淀区(73)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73)内设置有排水堰槽(84),所述排水堰槽(84)连接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并且通过管路与所述排水口(83)相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内壳(2)、集气组件(3)、生物组件(4)、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5)和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6),所述内壳(2)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内部并且二者之间围合形成外反应区(71),所述缺氧型微生物包埋体(5)设置在所述外反应区(71)内部,所述集气组件(3)连接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并且将所述内壳(2)的内部分隔成内反应区(72)和沉淀区(73),所述内反应区(72)的中上部通过集气组件(3)与所述外反应区(71)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外反应区(71)的底部与所述内反应区(72)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生物组件(4)设置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所述好氧型微生物包埋体(6)设置在所述内反应区(72)内部并且位于所述生物组件(4)的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组件(3)包括导气罩(31)、气提管(32)和内筒(33),所述内筒(33)设置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所述导气罩(31)连接在所述内壳(2)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内筒(33)的下方,所述气提管(3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气罩(31)的顶部和所述外反应区(71)相连通,所述导气罩(31)和所述内筒(33)将所述内壳(2)内部分成所述内反应区(72)和所述沉淀区(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生物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罩(31)包括第一连接段(311)和第二连接段(312),所述第一连接段(311)水平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段(312)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段(311)的外沿与所述内壳(2)的内壁相连接并且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天园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