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大部分光电连接器为整体式,需要在工厂进行生产组装。由于在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分支接口(包括光纤分支接口和电分支接口)不可拆卸地固定在连接器上,所以如果要更换连接器上的分支接口,那么就需要将生产组装好的连接器拆开;又由于该光电连接器在生产组装过程中需要将光电混合缆穿过分支接口并固定在连接器两端,所以将生产组装好的连接器拆开会破坏光电混合缆从而破坏连接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光电连接器在生产组装好之后无法正常拆开,即不能现场安装,又无法对固定在连接器上的分支接口进行更换,若要进行更换,则需要重新生产组装连接器,而现有的生产工艺复杂导致重新生产组装连接器的成本较高。
2、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大部分光电连接器在生产组装好之后无法正常拆开,即不能现场安装,又无法对固定在连接器上的分支接口进行更换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其包括:
4、第一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和第一连接件第二端;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光纤接孔和电接孔;所述光纤接孔和所述电接孔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
5、第二连接件,包括相对的第二连接件第一端和第二连接件第二端;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可拆卸连接;
6、其中当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连接时,所述光纤接头插入所述光纤接孔内以及所述电接头插入所述电接孔内,用于实现光电通信。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光电混合缆;所述光电混合缆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电混合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所述光电混合缆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壁围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内壁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空腔内,用于钩挂所述光电混合缆中的光纤线。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扣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配合,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卡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脱离,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脱离。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锁扣配合凸台上设置有锁杆配合槽;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杆配合槽配合,所述锁杆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杆配合槽卡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锁杆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杆配合槽脱离,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脱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和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凸台包括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台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体积不同;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轮廓形状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轮廓形状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轮廓形状相适配。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分支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第一防水塞,所述第一防水塞固定在所述防水组件和所述分支接口之间的连接处,用于防止水分进入所述第二连接件内。
16、本技术提供的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通过将整个光电连接器设计为由相互独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需要现场安装时,可在现场将第一连接件第一端插入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从而第二连接件上的光纤接头和电接头分别插入第一连接件上的光纤接孔和电接孔内,以实现光电通信,本光电连接器即可正常工作。并且进一步通过将光纤接孔和电接孔均设置在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的端口中,以及将光纤接头和电接头均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端口中,以及将用于容纳光纤线或电线的分支接口设置在第二连接件的第二端处,使得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换第二连接件以达到更换分支接口的目的。因此,本光电连接器在生产组装好之后可正常拆开和在现场进行安装,用户可根据实际需求对固定在本光电连接器上的分支接口进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光电混合缆;所述光电混合缆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混合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所述光电混合缆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壁围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内壁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空腔内,用于钩挂所述光电混合缆中的光纤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扣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配合,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卡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脱离,以将所述第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上设置有锁杆配合槽;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杆配合槽配合,所述锁杆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杆配合槽卡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锁杆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杆配合槽脱离,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脱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台和所述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包括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凹槽包括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台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台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的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体积不同;所述第一定位凸台的轮廓形状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轮廓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定位凸台的轮廓形状和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轮廓形状相适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还包括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分别与所述分支接口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二端可拆卸连接;所述防水组件包括第一防水塞,所述第一防水塞固定在所述防水组件和所述分支接口之间的连接处,用于防止水分进入所述第二连接件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现场安装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连接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光电混合缆;所述光电混合缆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混合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外;所述光电混合缆的另一部分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内壁围成一密闭的空腔;所述第一连接件的所述内壁上固定有挂钩,所述挂钩位于所述空腔内,用于钩挂所述光电混合缆中的光纤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以卡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扣配合凸台;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扣;所述锁扣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配合,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卡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固定,或者所述锁扣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脱离,以将所述第二连接件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一端脱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配合凸台上设置有锁杆配合槽;所述锁扣上设置有可转动的锁杆;所述锁杆与所述锁杆配合槽配合,所述锁杆用于在转动过程中与所述锁杆配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麻园园,万清泉,周金安,朱凌华,钟俊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光纤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