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399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用于将处于生产工位的工件进行转移,工件在生产工位被加工出孔结构。转移装置包括本体,本体上连接有多个气嘴,气嘴用于与工件接触以吸附工件。本体还设置有排废组件,气嘴在生产工位与工件接触时,排废组件位于孔结构的上方,排废组件用于使形成孔结构产生的废料向下运动。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转移装置具有排废组件,能够使形成孔结构产生的废料向下运动,增大了废料距工作平面的距离,减少了废料高出工作平面的情况,进而有效改善了废料突出刀模而造成后续落料压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膜电极加工,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1、燃料电池膜电极封装段模切工艺,采用模切自动落料设计,模切后待废料通过排废孔自由落体掉落至废料框。但是在一些情况下,由于燃料电池膜电极边框材质较厚、且边框之间胶粘性较强,故导致模切后边框胶会附着在下刀模内侧,造成废料无法自由落下,甚至是废料高出工作平面(对膜电极进行模切过程时承载工件的表面),出现突出刀模现象,造成后续工件被废料压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以降低废料突出刀模的情况。

2、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用于将处于生产工位的工件进行转移,所述工件在所述生产工位被加工出孔结构。转移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连接有多个气嘴,所述气嘴用于与所述工件接触以吸附所述工件。

4、所述本体还设置有排废组件,所述气嘴在所述生产工位与所述工件接触时,所述排废组件位于所述孔结构的上方,所述排废组件用于使形成所述孔结构产生的废料向下运动。

5、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转移装置具有排废组件,能够使形成孔结构产生的废料向下运动,增大了废料距工作平面的距离,减少了废料高出工作平面的情况,进而有效改善了废料突出刀模而造成后续落料压伤的问题。

6、由于本申请所提供的转移装置具有排废组件,因此,在转移装置运动至生产工位开始转移工件之前,转移装置可先运动至工件的上方,之后通过排废组件将废料进行清理,再对工件进行吸附。相较于现有的采用转移装置转移工件的过程仅增加了排废组件使废料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相较于其它对废料进行清理的方式更加高效。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废组件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以推动所述废料向下运动。

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的运动,能够在气嘴与工件接触时实现由活动部推动废料向下运动。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

10、固定部与连接块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同时便于调整固定部的位置,进而调整活动部的位置,以使活动部能够更好地推动废料向下运动。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活动部的用于接触废料的一端设置有推板。

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板可选择地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或者是伸出至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工件的一侧。

13、上述技术方案中,推板选择性地设置于通孔内时,能够避免推板与气嘴所吸附的工件出现干涉,进而避免了工件在转移过程中掉落的情况。推板选择性地伸出至朝向工件的一侧时,能够推动废料向下运动。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排废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为所述固定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为所述活动部。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工件的侧面还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被配置为:在使用所述气嘴吸附所述工件时,所述泡棉位于所述孔结构内。

16、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在本体朝向所述工件的侧面设置泡棉,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使废料向下运动的效果。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泡棉的厚度小于2mm。泡棉的厚度小于2mm的实施方式中,转移装置还能够用于转移未加工孔结构的工件。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泡棉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活动部穿过。

1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为通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检测孔用于供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

20、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传感器对工件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转移装置所吸附的工件掉落的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能够用于将处于生产工位的工件进行转移,所述工件在所述生产工位被加工出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转移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连接有多个气嘴,所述气嘴用于与所述工件接触以吸附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组件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以推动所述废料向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用于接触废料的一端设置有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板可选择地设置于所述通孔内或者是伸出至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工件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为所述固定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为所述活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朝向所述工件的侧面还设置有泡棉,所述泡棉被配置为:在使用所述气嘴吸附所述工件时,所述泡棉位于所述孔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的厚度小于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所述活动部穿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检测孔,所述检测孔为通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传感器,所述检测孔用于供所述传感器对所述工件进行检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能够用于将处于生产工位的工件进行转移,所述工件在所述生产工位被加工出孔结构;其特征在于,转移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连接有多个气嘴,所述气嘴用于与所述工件接触以吸附所述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废组件包括固定部与活动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活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运动,以推动所述废料向下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的用于接触废料的一端设置有推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膜电极加工过程中的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板可选择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庚薛令海王春梅杨可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擎动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