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262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技术涉及弱电布线接线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包括外壳和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内壁连接有夹持结构,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弧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竖板,通过夹持结构中前方转动带动前方槽轮转动,转动的槽轮配合皮带带动后方槽轮转动,从而使两个螺杆同时转动,进而配合竖筒带动夹板向下移动,使夹板的底部与弧板的顶部相抵紧,这时夹板内壁的护垫将连接线的外壁抵紧,避免发生卡死现象,降低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难度,消除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弱电布线接线架,具体为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


技术介绍

1、弱电布线接线架就是将两个导线通过两端插入,然后对插入端进行对接固定的结构。

2、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9144926u”的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垫,所述进线口上端的固定板下端设置有固定垫,所述壳体一的内侧上端和下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另一端设置有接线槽和夹持螺孔,所述壳体一内部上端的夹持板上端设置有夹持螺栓,且转动连接有夹持螺母,能够弱电布线时对线路进行接线,使线路简洁有序,但是在弱电布线接线架使用中两端的固定采用双螺栓旋拧控制夹板,这就需要同时转动两个螺栓,加上螺栓不是电动控制是为人控制,所以同时旋拧难度极大,容易造成夹板发生卡死,影响导线正常夹持,增加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难度,导致弱电布线接线架存在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增加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难度,导致弱电布线接线架存在使用局限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设计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包括外壳和连接板,所述外壳的底部与连接板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方板,所述方板的内壁连接有夹持结构,所述外壳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弧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竖板。

4、优选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螺杆和竖筒,所述螺杆的外壁上方与方板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螺杆的外壁底部与竖筒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竖筒的底部固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与外壳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螺杆的顶部固接有槽轮,所述槽轮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槽轮的顶部固接有转杆。

5、优选的,所述夹板的内壁和弧板的内壁均固接有护垫。

6、优选的,所述竖板的顶部固接有曲板。

7、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壁右侧插接有挡板。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四角分别加工有螺纹口。

9、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有益效果是:通过夹持结构中前方转动带动前方槽轮转动,转动的槽轮配合皮带带动后方槽轮转动,从而使两个螺杆同时转动,进而配合竖筒带动夹板向下移动,使夹板的底部与弧板的顶部相抵紧,这时夹板内壁的护垫将连接线的外壁抵紧,避免发生卡死现象,降低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难度,消除了弱电布线接线架的使用局限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包括外壳(1)和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外壳(1)的前后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方板(3),所述方板(3)的内壁连接有夹持结构(2),所述外壳(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弧板(4),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竖板(8),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螺杆(201)和竖筒(202),所述螺杆(201)的外壁上方与方板(3)的内壁转动相连,所述螺杆(201)的外壁底部与竖筒(202)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竖筒(202)的底部固接有夹板(203),所述夹板(203)的内侧与外壳(1)的外壁相贴合,所述螺杆(201)的顶部固接有槽轮(204),所述槽轮(20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皮带(205),所述槽轮(204)的顶部固接有转杆(20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布线接线架,包括外壳(1)和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底部与连接板(6)的顶部相固接,所述外壳(1)的前后两侧顶部分别固接有方板(3),所述方板(3)的内壁连接有夹持结构(2),所述外壳(1)的前后两侧分别固接有弧板(4),所述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接有竖板(8),所述夹持结构(2)包括螺杆(201)和竖筒(2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立峰马海滨冯勋水韩立涛马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