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256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和控制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连接轴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圆环的一侧分别固定有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后支撑板的内侧固定有腰部防护板,腰部防护板内侧及前支撑板内侧分别固定有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传动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通过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中设置的传感器压力变化,实现对该装置的自动启停,使病人能够自行沿着圆环转动方向进行行走训练,该装置可以实现病人的自主训练,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


技术介绍

1、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脑部血管破裂或栓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神经功能受损。在我国,脑血管病已成为老年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康复训练作为脑血管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其中,行走训练是脑血管病人康复训练的关键环节。

2、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13130644 u”公开了一种用于病人康复训练的辅助行走装置,由支撑环、多个限位套、连接槽和扶持机构等部件组成,该装置在病人上坡站立不稳时,通过按压限位套,使限位套向下移动,带动限位杆向下移动,使底座与底面相抵,从而使该装置停止移动,防止病人摔倒。

3、上述现有技术及现在市场上售卖的训练行走装置至少存在下列不足:

4、1、需要陪护人员搀扶进行行走训练,在行走过程中,搀扶者与被搀扶者之间的默契配合至关重要,一旦配合不佳,可能会导致训练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风险。

5、2、训练行走装置稳定性较差,病人自行进行行走训练时,病人存在摔倒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包括底板和控制器,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设置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

3、连接轴的外侧同心设置有圆环,圆环的一侧分别固定有前支撑板和后支撑板,后支撑板的内侧固定有腰部防护板,腰部防护板内侧及前支撑板内侧分别固定有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

4、病人站立在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之间,前部气囊侧面固定连通有气管,气管的管体上连接有电磁阀,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内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5、前支撑板的板体上活动连接有s型杆,s型杆顶部设置有两个握把,s型杆的底部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对两个握把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6、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轴包括转轴和顶轴,圆环与顶轴之间通过若干组连接杆相固定;

7、转轴与底板滚动连接,顶轴与转轴之间可拆卸式固定。

8、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电机、活动轴及固定在转轴轴体上的外齿圈,底板的顶端固定有立板,电机固定在立板的顶端,活动轴与立板滚动连接,电机的输出端与活动轴的轴体相固定;

9、活动轴的轴体上固定有齿轮,齿轮与外齿圈相啮合。

10、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s型杆底端的蜗轮,前支撑板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轴,滚轴的轴体两侧均设置有蜗杆,两个蜗杆的叶片螺旋方向相反,两个蜗杆分别与两个蜗轮相啮合;

11、滚轴的一端固定有旋钮。

12、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万向轮。

13、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底板的板体上固定有若干个液压缸,液压缸的伸缩端与支撑块的顶端相固定。

14、本方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固定有插轴,插轴上活动连接有滑块,滑槽一侧侧壁与滑块之间固定有弹簧;

15、滑块的顶端固定有齿板,齿板与齿轮相啮合。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该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设置有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前部气囊、背部气囊和腰部防护板的设置可以实现对病人的有效防护,防止病人摔倒。

18、同时,设置有传动组件、调节组件和传感器,通过背部气囊和前部气囊中设置的传感器压力变化,实现对该装置的自动启停,使病人能够自行沿着圆环转动方向进行行走训练,该装置可以实现病人的自主训练,安全性较高。

19、另外,在外齿圈外侧还设置有弹簧和滑块,当电机停止转动时,弹簧复位,通过齿板带动外齿圈向相反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对背部气囊推力的缓冲,进一步地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包括底板(1)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设置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转轴(2)和顶轴(4),圆环(5)与顶轴(4)之间通过若干组连接杆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电机(304)、活动轴及固定在转轴(2)轴体上的外齿圈(301),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立板(303),电机(304)固定在立板(303)的顶端,活动轴与立板(303)滚动连接,电机(304)的输出端与活动轴的轴体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固定在S型杆底端的蜗轮(902),前支撑板(6)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滚轴(901),滚轴(901)的轴体两侧均设置有蜗杆(903),两个蜗杆(903)的叶片螺旋方向相反,两个蜗杆(903)分别与两个蜗轮(90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固定有若干个万向轮(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块(13),底板(1)的板体上固定有若干个液压缸(14),液压缸(14)的伸缩端与支撑块(13)的顶端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壁固定有插轴,插轴上活动连接有滑块(161),滑槽一侧侧壁与滑块(161)之间固定有弹簧(16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包括底板(1)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底部设置有传动组件(3),传动组件(3)带动连接轴进行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包括转轴(2)和顶轴(4),圆环(5)与顶轴(4)之间通过若干组连接杆相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包括电机(304)、活动轴及固定在转轴(2)轴体上的外齿圈(301),底板(1)的顶端固定有立板(303),电机(304)固定在立板(303)的顶端,活动轴与立板(303)滚动连接,电机(304)的输出端与活动轴的轴体相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于脑血管病人训练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9)包括固定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尚赵懿麦壮艳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西部中心医院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海南省西部区域医疗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