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圆钢安装,具体涉及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1、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一种结构方式,现阶段由于混凝土结构的发展,除了一些古建筑的修复工作仍然采取木结构体系之外,其它新建仿古建筑结构多采用混凝土结构代替部分木结构,形成混凝土与大木结构相结合的仿古建筑主体结构;
2、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在现有技术中具有多种,经检索,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0783521.9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该方案中“包括:钢柱本体,所述钢柱本体的表面设置有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且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二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卡块。本技术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螺栓并通过固定螺栓与钢柱本体进行固定,在第一固定架的侧面设置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侧面设置有卡块,卡块的侧面设置有横梁本体且横梁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卡块之间相互嵌合,卡块与卡槽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杆且固定螺杆贯穿横梁本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圆钢柱本体(1)和木梁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座(3)、铰接板(4)、蜗轮(9)和蜗杆(10),所述圆钢柱本体(1)和木梁本体(2)分别安装在铰接座(3)和铰接板(4)上,所述铰接板(4)通过中心轴与铰接座(3)转动相连,所述蜗轮(9)与铰接板(4)的中心轴相固定,所述蜗轮(9)位于铰接座(3)的外侧,在所述铰接座(3)的外侧位于蜗轮(9)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11),所述蜗杆(10)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1)上并与蜗轮(9)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圆钢柱本体(1)和木梁本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接座(3)、铰接板(4)、蜗轮(9)和蜗杆(10),所述圆钢柱本体(1)和木梁本体(2)分别安装在铰接座(3)和铰接板(4)上,所述铰接板(4)通过中心轴与铰接座(3)转动相连,所述蜗轮(9)与铰接板(4)的中心轴相固定,所述蜗轮(9)位于铰接座(3)的外侧,在所述铰接座(3)的外侧位于蜗轮(9)左右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板(11),所述蜗杆(10)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1)上并与蜗轮(9)相互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拧旋钮(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古建筑圆钢柱与木梁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板(4)远离铰接座(3)的一端固定有对称分布的a固定板(5),两个所述a固定板(5)上均旋接穿设有手动丝杆(14),两个所述手动丝杆(14)的相近端均通过轴承(16)转动安装有a夹持板(7),两个所述a夹持板(7)均为弧口相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张丹丹,张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诚巨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