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青岛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099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属于纺织化工技术领域。其主要解决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的技术难题,将促进海藻纤维在混纺织物上应用。此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漂白技术,其整个工艺过程包括漂液的配制、漂白和水洗,漂白处理后不产生高污染废水,基本能实现零排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关键点就是配制碱剂与漂白剂的混合漂液,用此方法对含海藻纤维的混纺织物进行漂白,织物白度≥70,海藻纤维损失率低,织物的白度稳定性和手感都比较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化工,具体涉及一种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


技术介绍

1、海藻纤维是以天然海藻中提取的海藻酸钠为原料,经湿法纺丝工艺而制成的一种新型绿色生物可降解纤维。因具有优异的吸湿性能、成膜成纤性能,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得到重视。目前已在医用敷料领域广泛应用,在高档服装、内衣面料和装饰纺织品方面也具有很大的潜能。海藻纤维滑爽的手感带来了穿着的舒适性,同时也带来了纺纱的难度。目前还难以实现海藻纤维纯纺的纱线。另一方面,由于海藻纤维目前的价格还稍高,所以市场上出现比较多就是海藻纤维混纺织物。其中海藻纤维与棉混纺和与毛混纺就是两个较大的品种,混纺之后的纤维兼具抑菌、阻燃等优异的服用性能,使其在服装用及产业用纺织品领域均具有较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2、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是目前的技术难题,目前还尚未有成熟可靠的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技术。以海藻纤维/棉混纺织物为例,纯棉纤维的常规漂白工艺通常使用双氧水高温高碱漂白,这些会给海藻纤维带来较大损伤,造成失重。国内外关于含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的研究有部分报道,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3、如cn101392441a,公布了一种海藻纤维面料的酶-过氧乙酸处理的前处理的工艺,该申请案的核心是使用过氧乙酸对海藻纤维面料进行漂白处理,其中过氧乙酸通过与面料的色素基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色无机基团,达到漂白的目的;该方法的应用限制在于所公布的过氧乙酸使用量低,产品白度难以保证,同时需要经过多次水洗,升温,比较耗能耗时。

4、如郭利等人发表的论文棉与海藻纤维混纺针织物漂染工艺(针织工业,2011年,第11期,26-28+71)采用了跟纯棉织物类似的漂白工艺进行漂白。论文存在较大缺陷,没有测织物漂白前后的失重率。基于其他人的研究预计在常规纯棉织物漂白工艺下,海藻纤维会有较大损失,产业化应用会有较大问题。

5、如顾东雅等人发表的论文海藻纤维/棉混纺织物的生物酶前处理(印染,2015年,41卷02期,19-21)采用煮练酶与双氧水的联合使用对海藻纤维/棉混纺织物进行退浆煮练与漂白;该方法原理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活性氧,羟基自由基等活性物质与棉纤维上的色素基团进行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方法的应用限制在于所使用的双氧水漂白ph为8.5,双氧水在此环境下活性低,处理后混纺织物白度提升不明显。同时未对海藻纤维进行保护,在漂白过程中,海藻纤维易损伤,发生凝胶化。

6、传统纯棉织物及动物纤维的漂白工艺中用到的漂白剂主要有双氧水,次氯酸钠,亚氯酸钠等,漂白过程中漂白剂分解生成活性物质。但是研究发现,海藻纤维在不加保护的情况下,在漂白过程,其纤维结构会被活性物质极大的破坏,造成纤维失重损伤,甚至溶解。因此用传统的漂白工艺加工海藻纤维/棉,海藻纤维/动物纤维混纺织物时,会造成海藻纤维凝胶化,破坏整个纤维的形态和强力,海藻纤维会有较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在新型低纤维损伤漂白体系中实现混纺织物的漂白,解决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的难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保证海藻纤维的低损伤,同时实现海藻纤维和与其混纺的棉,羊毛等纤维的白度提升。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包括混纺织物漂白工艺中的漂液配制、漂白和后处理。

5、进一步的,所述的漂液配制为:按照浴比1:10-30取水,然后按照质量浓度为0-5g/l取碱剂,按照质量浓度为5~10g/l取水溶性铝盐,按照质量浓度为1-10g/l取漂白剂,加入到水中混合配制成漂液。

6、进一步的,漂液配制工艺中碱剂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7、进一步的,漂液配制工艺中水溶性铝盐是指偏铝酸钾,偏铝酸钠,偏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8、进一步的,漂液配制工艺中漂白剂是指双氧水、过硼酸钠、过碳酸钠、次氯酸钠、连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9、进一步的,所述的漂白为:将混纺织物放入漂液中,然后以1-2℃/分的速率升温到90-95℃,漂白处理30-60分钟。

10、进一步的,所述的混纺织物包括海藻纤维/棉、海藻纤维/粘胶、海藻纤维/羊毛、海藻纤维/丝绸、海藻纤维/羊绒织物。

11、进一步的,所述的后处理为将漂白后的混纺织物在70~80℃的热水中洗涤10~20分钟,再用常温水中洗涤10~20分钟,之后置于40-80℃的烘箱中烘干。

12、本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13、本专利技术漂白工艺简单,易操作,漂白白度好,稳定性好。在解决海藻纤维混纺织物漂白难题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环保漂白工艺。整个漂白过程不产生高污染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此技术的推广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混纺织物漂白工艺中的漂液配制、漂白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液配制工艺中碱剂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液配制工艺中漂白剂是指双氧水、过硼酸钠、过碳酸钠、次氯酸钠、连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为:将混纺织物放入漂液中,然后以1-2℃/分的速率升温到90-95℃,漂白处理30-6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纺织物包括海藻纤维/棉、海藻纤维/粘胶、海藻纤维/羊毛、海藻纤维/丝绸、海藻纤维/羊绒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处理为将漂白后的混纺织物在70~80℃的热水中洗涤10~20分钟,再用常温水中洗涤10~20分钟,之后置于40-80℃的烘箱中烘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藻纤维混纺织物的漂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混纺织物漂白工艺中的漂液配制、漂白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液配制工艺中碱剂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漂液配制工艺中漂白剂是指双氧水、过硼酸钠、过碳酸钠、次氯酸钠、连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漂白为:将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大刚袁浩许长海杜金梅赵红梅蒋阳肖国威蒋晓东陈森王玉霞徐惠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