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及其填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及其填砂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0739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2
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及其填砂方法,涉及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施工装置及其填砂方法。包括填砂管、进水管和砂水混合管,所述填砂管为漏斗状结构,填砂管的底部设置有填砂斜管,填砂管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砂水混合管一侧边设置有进水管,砂水混合管另一侧边设置有出砂管,砂水混合管的上端通过填砂斜管连通填砂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沉箱填砂、长距离输沙范围内应用,以陆上填砂代替海上填砂,能够减小海况对沉箱填砂施工的限制,减少船舶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施工,具体为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及其填砂方法


技术介绍

1、由于重力式码头靠其自身重量维持稳定,因此对地基承载能力要求较高。重力式码头主体大部分采用沉箱墩式结构,在沉箱安装完成后需要对沉箱内部填石或填砂,保证沉箱有足够的自重维持自身稳定。目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主要采用船载装载机或挖掘机填砂的工艺,其甲板驳靠岸由装载机填入砂料,装完后甲板驳移位至重力式码头沉箱一侧,由甲板驳上装载机或挖掘机将船上的砂料填入重力式码头沉箱。此工艺受海况影响大,需要多艘船舶流水作业,所需费用高,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以达到减小海况对沉箱填砂施工的限制,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包括填砂管、进水管和砂水混合管,所述填砂管为漏斗状结构,填砂管的底部设置有填砂斜管,填砂管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砂水混合管一侧边设置有进水管,砂水混合管另一侧边设置有出砂管,砂水混合管的上端通过填砂斜管连通填砂管;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上端均与填砂管的下端焊接,左侧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与进水管焊接,右侧两个支撑杆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与砂水混合管焊接。

3、进一步,所述填砂管的侧边还设置有辅助进水管。

4、进一步,所述砂水混合管和出砂管设置有阶梯状缓冲管。

5、进一步,所述进水管的后端设置有进水窄管,进水管通过进水窄管连通砂水混合管。

6、进一步,所述支撑架由槽钢焊接制成;所述填砂管的顶部进沙口为直径4m的圆柱形结构,距离填砂管顶部2m处的侧边与辅助进水管相连;所述辅助进水管为直径0.8m的钢管制成。

7、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步骤1,制作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将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结构在陆地加工厂加工制作完毕,再采用吊车将其吊放至指定区域,并将其调整位置固定好;

9、步骤2,将水泵、水带与步骤1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连接固定好,水泵入水口接入海水,并对其进行试运行,保证其运转正常;

10、步骤3,将出砂管的出砂口通过引导管输出端分别对准需填筑沉箱舱格;

11、步骤4,沉箱内填砂施工,砂料放置在场地的原料存储区,砂料通过装载机运输至填砂管,砂料通过自重与海水进行混合,通过水泵提供的水流运送至指定舱格;

12、步骤5,重复上述步骤3~4依次将所有的沉箱舱格填满,完成整个填砂作业。

13、进一步,所述步骤4,在装载机铲斗正式将砂料填入填砂管进行吹砂作业前,先进行吹水试验,调试进水窄管的水流速度为1500m3/h、调试辅助进水管的水流速度为250m3/h;吹水试验完成后,开始进行吹砂作业;砂料分为粗砂、细砂分别放置在场地的原料存储区,砂料通过现场装载机铲斗运输细沙至填砂管,保持进水窄管的水流速度为1500m3/h、调试辅助进水管的水流速度为250m3/h,细沙通过自重与海水进行混合,不断加大细沙与水的比例,使水砂混合初始流速控制在1700m3/h至1750m3/h,通过水砂混合流速输送至指定舱格中。

14、进一步,所述步骤5,当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约1700m3/h至1750m3/h范围内,通过装载机铲斗运输粗砂至填砂管,不断增加粗砂与水的比例,减少细砂与水比例,直至全部为粗砂与水的状态为止,同时保证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约1700m3/h至1750m3/h范围内,保持粗砂吹填施工;重复上述步骤3~4依次将本排沉箱舱格全部填满。

15、进一步,还包括以下步骤:

16、步骤6,停止用装载机运输粗砂至填砂管,停止水泵运转,调节增加出水管引导管带长度至第二排沉箱舱格,启动水泵,调试进水窄管的水流速度为1500m3/h、调试辅助进水管的水流速度为250m3/h,通过装载机运输细沙至填砂管,细沙通过自重与海水进行混合,不断加大细沙与水的比例,使水砂混合初始流速控制在约为1700m3/h至1750m3/h,通过水砂混合流速输送至指定舱格;

17、步骤7,增加粗砂与水的比例,减少细砂与水的比例,直至全部为粗砂为止,保持粗砂吹填施工;

18、步骤8,重复上述步骤6~7依次将全部沉箱舱格全部填满,完成整个填砂作业。

19、进一步,所述步骤7,当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通过装载机铲斗运输粗砂至填砂管,不断增加粗砂与水的比例,减少细砂与水的比例,直至全部为粗砂为止,同时保证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范围内,保持粗砂吹填施工。

2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1、(1)本专利技术无需采用船载装载机或挖掘机填砂,能够在沉箱填砂、长距离输沙范围内应用,以陆上填砂代替海上填砂,能够减小海况对沉箱填砂施工的限制,减少船舶的使用,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22、(2)本专利技术装置及填砂方法能够适用沉箱尺寸大,能够不受沉箱的高度影响进行施工,并可针对沉箱内砂料的规格进行调整选择,满足工程质量的需求,能够显著提升施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有效进行成品保护,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包括填砂管(1)、进水管(2)和砂水混合管(3),其特征是,所述填砂管(1)为漏斗状结构,填砂管(1)的底部设置有填砂斜管(11),填砂管(1)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架(5)上;所述砂水混合管(3)一侧边设置有进水管(2),砂水混合管(3)另一侧边设置有出砂管(4),砂水混合管(3)的上端通过填砂斜管(11)连通填砂管(1);所述支撑架(5)包括四个支撑杆(51),四个支撑杆(51)的上端均与填砂管(1)的下端焊接,左侧两个支撑杆(51)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52)与进水管(2)焊接,右侧两个支撑杆(51)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52)与砂水混合管(3)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填砂管(1)的侧边还设置有辅助进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砂水混合管(3)和出砂管(4)设置有阶梯状缓冲管(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的后端设置有进水窄管(21),进水管(2)通过进水窄管(21)连通砂水混合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5)由槽钢焊接制成;所述填砂管(1)的顶部进沙口为直径4m的圆柱形结构,距离填砂管(1)顶部2m处的侧边与辅助进水管(12)相连;所述辅助进水管(12)为直径0.8m的钢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在装载机铲斗正式将砂料填入填砂管进行吹砂作业前,先进行吹水试验,调试进水窄管(21)的水流速度为1500m3/h、调试辅助进水管(12)的水流速度为250m3/h;吹水试验完成后,开始进行吹砂作业;砂料分为粗砂、细砂分别放置在场地的原料存储区,通过现场装载机铲斗运输细沙至填砂管1,保持进水窄管(21)的水流速度为1500m3/h、调试辅助进水管(12)的水流速度为250m3/h,细沙通过自重与海水进行混合,不断加大细沙与水的比例,使水砂混合初始流速控制在为1700m3/h至1750m3/h,通过水砂混合流速输送至指定舱格6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5,当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范围,通过装载机铲斗运输粗砂至填砂管,不断增加粗砂与水的比例,减少细砂与水比例,直至全部为粗砂与水的状态为止,同时保证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范围内,保持粗砂吹填施工;重复上述步骤3~4依次将本排沉箱舱格全部填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7,当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通过装载机铲斗运输粗砂至填砂管,不断增加粗砂与水的比例,减少细砂与水的比例,直至全部为粗砂为止,同时保证水砂混合流速稳定在1700m3/h至1750m3/h范围内,保持粗砂吹填施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包括填砂管(1)、进水管(2)和砂水混合管(3),其特征是,所述填砂管(1)为漏斗状结构,填砂管(1)的底部设置有填砂斜管(11),填砂管(1)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架(5)上;所述砂水混合管(3)一侧边设置有进水管(2),砂水混合管(3)另一侧边设置有出砂管(4),砂水混合管(3)的上端通过填砂斜管(11)连通填砂管(1);所述支撑架(5)包括四个支撑杆(51),四个支撑杆(51)的上端均与填砂管(1)的下端焊接,左侧两个支撑杆(51)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52)与进水管(2)焊接,右侧两个支撑杆(51)的下端均通过固定杆(52)与砂水混合管(3)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填砂管(1)的侧边还设置有辅助进水管(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砂水混合管(3)和出砂管(4)设置有阶梯状缓冲管(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水管(2)的后端设置有进水窄管(21),进水管(2)通过进水窄管(21)连通砂水混合管(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架(5)由槽钢焊接制成;所述填砂管(1)的顶部进沙口为直径4m的圆柱形结构,距离填砂管(1)顶部2m处的侧边与辅助进水管(12)相连;所述辅助进水管(12)为直径0.8m的钢管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重力式码头沉箱填砂装置的填砂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山王建军杨洪武吕鹏焦伟冯文豪王立平林强庄皓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